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docx

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6页

泉港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科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表1

名称

时期(据载)

所歌颂内容

《云门》

黄帝

黄帝创制万物、团聚万民之圣德

《咸池》

帝尧之仁德

《大韶》

帝舜之贤德

《大夏》

夏代

大禹治水之功绩

《大濩》

商代

商汤灭夏桀、救护万民之功德

《大武》

周代

武王伐纣灭商之伟业

表1为西周王室子弟所须掌握的“六代舞”。由此可知,西周统治者()

A.追求人的全面发展B.以礼乐教化彰显正统

C.深受儒家思想影响D.借助神权以巩固王权

2.西汉时期,水利灌溉主要依赖官府统一兴修的水利工程。到了东汉,民间兴修的陂塘、井灌等水利设施遍布南北各地。这一变化源于()

A.田庄经济的发展B.政府组织能力提高

C.南方地区的开发D.个体农耕普遍存在

3.图1为郑州博物馆所藏隋大业二年《李渊为子李世民祈福造像记碑》碑文。据此可知,当时()

图1

A.皇室利用宗教加强统治B.权贵阶层精通佛学

C.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D.佛教具备世俗功用

4.两宋时期实行宰相“当笔”制度,由宰相们每日轮值“当笔”,处理政务并负主要责任;当笔宰相批示后,正式文书须待所有宰执共同审议、签署方能生效。该制度()

A.孕育了票拟制度B.降低了行政效率

C.增强了分工协作D.制约了专制皇权

5.1488年,明朝下令全国实行均徭法,征发徭役以田产为准,“田多为上户,上户则重,田少则轻,无田又轻,亦不计其资力之如何”。这一措施客观上有利于()

A.徭役摊派的平均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垦田面积的增加D.贫富差距的缩小

6.1864年,清廷命两江总督曾国藩、江苏巡抚李鸿章整顿江南田赋,以正赋取代之前权宜采取的粮捐、亩捐等,并要求“认真收纳,年清年款”。此举意在()

A.防治地方官员贪腐B.推动财政体系近代化

C.筹措洋务运动经费D.重建战后的统治秩序

7.1904年,清政府效仿日本进行国语改革,明确将汉语作为通行全国的官方语言,称为“官话”;而所谓“国语”依旧是满语。这一现象反映了清政府()

A.主权意识的不断强化B.政体改革的保守立场

C.官僚队伍的结构变动D.文化革新的矛盾心态

8.1930年,赣西南特委的一份报告提及:“苏府(区)范围内的农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能明白国际歌、少先歌……许多不认识字的工农分子,都能作很长的演说,国民党与共产党、国民政府与苏维埃政府、红军与白军,每个人都能分别、能解释。”这反映了()

A.土地革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共产国际的宣传深入社会基层

C.民族危机激发人民的革命热情D.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趋于瓦解

9.1930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教育部”向租界内学校函发学情调查表。社会各界抨击工部局擅设“教育部”,要求收回上海租界教育权,最终国民政府教育部以“暂不置议”的批示将此事平息下来。这反映了()

A.中外教育管理机构差异较大B.列强掌控了中国教育行政权

C.国民政府实行对日妥协政策D.近代中国教育的半殖民地性

10.秧歌是一种源于农事活动的民间舞蹈形式。1942年以后,陕甘宁边区创造出具有革命形式、朴实健康的新秧歌。解放战争时期,跳秧歌成为“胜利”“解放”的象征。由此可见,新秧歌()

A.顺应了革命时期的艺术追求B.完成了传统艺术的现代转型

C.适应了不同阶层的文化需求D.体现了工农大众的领导地位

11.表2为国家对辽宁的工业投资占全国工业投资的比重。

表2

年份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比重

39.6%

22.7%

31.3%

其变化主要是由于()

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B.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

C.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D.东北工业布局的调整

12.公元前4千纪末,西亚的苏美尔语、阿卡德语、阿拉米语先后成为地中海东岸地区的通用语言,3世纪左右,这些语言仅限于神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51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