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doc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概述小麦病虫害种类繁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针对不同类型的病虫害,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手段,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具体包括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小麦根腐病、小麦全蚀病、小麦蚜虫、小麦吸浆虫、小麦螨类、麦田杂草等。根据农作物类型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科学合理施肥、灌溉,同时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如引入昆虫、植物保护等。通过综合运用防治技术和管理措施,保障农作物安全高效生长,实现粮食增产的同时减少农业灾害损失。总之,针对各类小麦病虫害防治工

PAGE1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

目录

TOC\h\z\u第一节小麦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4

一、小麦锈病 4

二、小麦白粉病 5

三、小麦赤霉病 6

四、小麦纹枯病 8

五、小麦根腐病 9

六、小麦全蚀病 11

七、小麦蚜虫 12

八、小麦吸浆虫 13

九、小麦螨类 14

十、麦田杂草 15

第二节玉米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技术 16

一、玉米大斑病 16

二、玉米小斑病 18

三、玉米褐斑病 19

四、玉米丝黑穗病 20

五、玉米黑粉病 21

六、玉米粗缩病 22

七、黏虫 23

八、玉米螟 25

九、蛴螬 26

十、地老虎 27

第三节水稻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技术 28

一、稻瘟病 28

二、水稻白叶枯病 29

三、水稻纹枯病 30

四、稻曲病 32

五、二化螟 33

六、稻纵卷叶螟 35

七、稻飞虱类 36

八、稻田杂草 37

第四节棉花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技术 38

一、棉苗病害 38

二、棉花枯萎病 40

三、棉花黄萎病 42

四、棉铃病害 44

五、棉蚜 47

六、棉铃虫 49

七、棉盲蝽 50

第五节花生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技术 51

一、花生叶斑病 51

二、花生根结线虫病 53

三、蛴螬 55

第六节马铃薯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技术 56

一、马铃薯晚疫病 56

二、马铃薯早疫病 57

三、马铃薯环腐病 59

四、马铃薯病毒病 59

五、马铃薯瓢虫 60

六、马铃薯蚜虫 61

七、地下害虫 62

第七节蔬菜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技术 64

一、灰霉病 64

二、瓜类白粉病 66

三、霜霉病 66

四、早疫病 68

五、枯萎病 68

六、立枯病 69

七、猝倒病 70

八、蚜虫 71

九、白粉虱 72

十、小菜蛾 74

十一、斜纹夜蛾 75

十二、美洲斑潜蝇 76

第八节果树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技术 77

一、苹果腐烂病 77

二、苹果轮纹病 79

三、梨黑星病 80

四、葡萄霜霉病 81

五、山楂叶螨 83

六、苹小卷叶蛾 84

七、桃小食心虫 85

八、中国梨木虱 86

第一节小麦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一、小麦锈病

1.小麦锈病识别

小麦锈病主要分为3种:小麦条锈病、小麦叶锈病和小麦秆锈病。

(1)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鞘、秆和穗也有,在叶片正面形成很多鲜黄色椭圆形的孢子,沿叶脉纵向排列呈虚线状,多是几条结合成片。

(2)叶锈病则主要发生在叶片和叶鞘上,茎秆和穗部很少。受害叶片出现圆形红褐色孢子。一般在叶片正面不规则散生,极少穿透叶片,到表皮破裂后,会散出黄褐色粉末。

(3)秆锈病在叶片上没有,主要在叶鞘、茎秆和叶鞘基部发生,严重时在麦穗的颖片和芒上也有,产生很多分散的深红褐色、长椭圆形孢子。

小麦上三种锈病的症状有时容易混淆。田间诊断时,可根据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加以区分。在我国条锈是小麦三种锈病中发生最广、危害最重的病害,主要发生于西北、西南、黄淮海等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流行年份可造成巨大损失。

2.防治措施

以种植抗锈品种为主,栽培和药剂防治为辅,实施分区治理的综合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2)栽培防治:适时播种,施足基肥,合理密植。

(3)药剂防治:在种植感病品种的地区,或在病害流行年份,药剂防治是减轻病害的重要辅助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控制秋苗菌源和春季流行。用于防治锈病的主要药剂有粉锈宁、戊唑醇、丙环唑和速保利等三唑类和嘧菌酯、醚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粉锈宁可按麦种重量0.03%拌种,速保利可按种子量0.01%拌种,持效期可达50天以上。成株期田间病叶率达2%~4%时,应进行叶面喷雾。

二、小麦白粉病

1.小麦白粉病识别

小麦白粉病菌主要危害小麦,有时可危害燕麦、黑麦及雀麦、野黑麦、冰草、鹅观草等禾本科植物20余种。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典型症状为病部表面附有一层白色粉状霉层,霉层下面及周围寄主组织褪绿,病叶黄化、卷曲并枯死;后期霉层变为灰色至灰褐色,上面散生黑色小颗粒,一般叶面病斑要多于叶背,下部叶片较上部叶片受害重。

2.防治措施

应采取以推广抗病品种为主,辅之以减少菌源、栽培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文档评论(0)

thanking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