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培优精品课件+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VIP

专题08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培优精品课件+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基本内容,把握文章思路。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屠呦呦进行科学发现的过程,体会文章缜密的思路。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叙议结合的手法,并加以灵活运用。

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科学,从屠呦呦的科研历程中汲取力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30年的冬天,一名女婴降生于浙江宁波的屠家,欣喜不已的父亲随口吟出诗经里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诗句预言一般,不仅吟出了女儿的名字,也为女儿一生的事业埋下了伏笔。女婴是中国第一位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获奖原因:发现治疟疾良药青蒿素。

感动中国颁奖词: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伟大的科学家,学习其优秀品质。

知人论世

屠呦呦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

获得荣誉:201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6年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201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8年改革先锋奖

2019年共和国勋章奖、与居里夫人、爱因斯坦一道入围了BBC“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

对屠呦呦的评价:

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

以屠呦呦为代表的杰出科研人员不仅是中医药界的骄傲,而且是整个科技界的骄傲。

——李克强

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

青蒿素

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其对鼠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主要是疟原虫膜系结构的改变,该药首先作用于食物泡膜、表膜、线粒体,内质网,此外对核内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提示青蒿素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干扰表膜-线粒体的功能。可能是青蒿素作用于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对氚标记的异亮氨酸的摄入情况也显示其起始作用方式可能是抑制原虫蛋白合成。

疟疾

疟疾(malaria)是由疟原虫所致的虫媒传染病。疟疾流行于102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有20亿人口居住在流行区,特别是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恶性疟死亡率极高。本世纪30年代,疟疾几乎遍及全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发病率大大下降,至1992年全国发病人数降至7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自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因该疗法避免了疟疾导致的死亡。因此,很多非洲民众尊称其为“东方神药”。青蒿素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作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疟疾是危害最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之一,与艾滋病、结核病并列为全球三大公共卫生问题。在没有特效药之前,疟疾几乎无法医治。屠呦呦可谓泽被后世。

4、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英语:NobelPrizeinPhysiologyorMedicine;瑞典语:Nobelprisetifysiologiellermedicin)是根据诺贝尔(1833-1896)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该奖旨在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

19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首次颁发。1935年,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成为首位获提名的华人;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甄选委员会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颁奖典礼于每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并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奖。

文本研读

正字音

青蒿hāo素疟nüè疾精髓suǐ肆虐nüè

羟qiǎng基衍yǎn生物拯zhěng救砒pī霜

2、理结构

第一部分(1-4):屠呦呦就获奖表达感谢以及追溯自己的医学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著高品质文档创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著一线前线十一年老教育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