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导学案-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诫子书

教学目标:

、诵读课文,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熟读文章成诵,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

教学过程

导入: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其中明代的小说家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一部小说,下面请几位同学说出几个三国演义中印象深刻的人物的姓名。

——刘备、曹操、孙权、张飞、关羽、诸葛亮等

说到诸葛亮,谁能说几个有关诸葛亮的小故事名称?

——草船借箭、七擒孟获、舌战群儒、空城计、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等

千百年来,诸葛亮的知识和才能已成为中华民族智慧和聪明的化身,但是今天我们不谈他身为蜀国丞相在治理国家时的鞠躬尽瘁,也不谈他作为军事家在指挥千军万马作战时的运筹帷幄和神机妙算,今天我们就谈谈诸葛亮在家中,作为孩子的父亲,是怎样教育他的孩子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封诸葛亮给他儿子写的书信——《诫子书》。

板书课题,诫子书,提醒同学们注意“诫”的写法

新授一、解题:诫子书诫:警告,劝告。

子:古代指儿女,现在专指儿子。文中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书:字典中的含义很多,这里指信。

这样一看,诫子书的含义就是——诸葛亮给他的儿子写的一封带有警告性质的信。

二、朗读训练

、生听范读,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澹?泊?(?????)(?????)?淫慢(????)励精(????)?险躁(?????)

年与时驰(????)????遂成枯落(?????)悲守穷庐

、节奏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生读文章,注意读音和停顿。

三、再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弄清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四、合作探究

、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诫子书》中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文中常被人们引用作“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作为新世纪的莘莘学子,应当如何做?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

按照议论文的结构小结本文:

提出论点正(静)反(躁)两方面论证(治学、修身)劝戒惜时,有所为}

、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

、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六、课堂检测

.解释句子: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答:

.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七、拓展迁移

(一)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①耕:耕田种地。耕者,耕田的人,农民。②株:树木被砍伐后,残留下来露出地面的树根。③走:跑的意思。④颈:脖颈,就是脖子。⑤释:释放,把东西从手里放下来的意思。⑥耒:耒耜,古代耕田用的农具,就是犁耙。⑦冀:希冀,就是希望的意思。

、解释文中加线的词。(分)

①兔走触株()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③冀复得兔()④而身为宋国笑()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分)()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人谋而不忠乎

、始悟为山市

、此何遽不为福乎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分)

、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分)

(二)陈万年教子

万年尝病,召其子咸①,教戒②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③(ǎ)也。”

注释:①咸:陈咸,陈成年之子。②戒:同“诫”,教训。③谄:奉承拍马

.解释下列句子的加线字(分)

()欲杖之()具晓所言

()咸叩头谢曰

文档评论(0)

186****79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