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散文专题(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专题系列02(解析版).pdf

10 散文专题(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专题系列02(解析版).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散文专题

(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

思维导图

习题训练

2022··

一、(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文学作品阅读课,老师选择了徐则臣的一篇散文,请完成

下面小题。

当家园只剩下一个籍贯

①家园是个美好的词,美好到可以独立地被抽象出来,作为游子的愁与情感寄托永

远存在于内心。

②在农业文明时代及其文学里,充满了此类坚实的叙述。这种叙述基本上成立,田园

牧歌式的家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现实安稳,血脉相关,此心安处是吾,仅仅是

想到那片熟悉的土地,你都是笃定的。中国有不少古话和语与此有关:出门靠墙,在家靠

娘;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叶落归根,等等。家园乃是身之所系、心之所系、生之所系、

根之所系。它是世界上最后一块可靠的厚土。

③但是今天,很多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家园也不能幸免。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

进程中,我们正在失去家园,因为家园正在被迫失去它自己。

1

④“”“”

十八岁出门远行,我自认是一个情感上患有严重古典病的人,从不相信家园有朝

一日也能崩塌。祖先的坟墓在那里,父母至今生活在那里,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在那里。判

断这世上的一切,我都会以家园为最初也是最终的参照;它是我判别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标尺。

但是这些年,我发现正在失去这些参照和这把标尺。

⑤从二十多岁的某一年开始,每次回到故的村庄,我都发现它正在被简化。先是少

一条河,再是少一条路,接着又少一条河,又少一条路,然后是我能一一叫出名字的庄稼和

野草,也在一个种一个科地消失。它的简化源于被篡改。这些年故的确出现了很多新东西,

它被裹挟在某个不可逆的潮流中,笨拙地执行着现代化的规定动作,迅速向那些城镇样板“”

靠拢。它变得和其他所有的城镇与现代村庄一样,横平竖直,条分缕析,板着一张被整过容

的制式的脸。从来如此不一定就对,但这制式的脸,肯定有问题。“”

⑥故在水泥化、标准化、去泥土化……既是实实在在泥土的减少,也是人与土地的

关系正在消失,建基于土地之上的人际关系和伦理也正在消失。故正自外向内、从形式到

内容、从细节至精神地逐渐变成一个新时代的村庄。物质生活当然变得更好,我不会矫情到

无视父老亲的幸福生活,但我不得不说,当某一天我从村庄后面的一条路进入故,茫然

地发现找不到自己家时,我以为走错了地方。当然也不会,不过是我在自己的故变成了一

个异人。从那个时候起,一个最基本最朴素意义上的、古典情感中的家园,开始在我心中

一点点溃散和消失。

⑦我这个年龄的人,比我再小一些的年轻人,都在一茬茬地离开故,不仅是远离土

“”

地,远离修葺一新的房屋,也在远离家园。日渐稀薄的认同和归属感,已然经不起格式化

般的简化和篡改了。

⑧儿子生在北京,八岁了也没回过老家几次。上一次带他回去,街坊邻居逗他:你是

哪里人呀?他说:北京人。又问他:那这是你的什么地方?他认真地答:是我的籍贯。

⑨我悚然一惊。我确曾跟他简要地解释过何为“籍贯”:一般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

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儿子的记忆力很好,回答也不能算太离谱,但答案还是让我心惊。惊

的不是小东西胆敢忘了本,而是,震惊于他竟部分地说出了我的感受。我在那里出生、成长,

我从那里开始认识这个世界,它是我的原点和出发地,是我生根发芽的地方,但这些年我的

确无法遏制某种凶猛的感受节节生长:家园于我而言,很可能也只剩下一个籍贯。

20216

(选自《无法返回的生活》长江文艺出版社年月)

1.文中所写的家园正在消失的表现有哪些?

2“”

文档评论(0)

A198550586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