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25份打包)-粤教版4.doc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25份打包)-粤教版4.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质量检测卷(五)

(时间:分钟满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分)

讳辩

韩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讳①。”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②。”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官宫妾,则是宦官宫妾之孝之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注:①二名不偏讳:两个字的名字,不避讳,即单用其中一个字时,不避讳。如孔子的母亲名叫“征在”,孔子说“征”的时候不说“在”,说“在”的时候不说“征”。②不讳嫌名:与人姓名音相近的字不避讳。下文“浒”“势”“秉”“机”“谕”均与唐代皇帝名音同音近。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分)()

.贺不举进士为是举:推荐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事:侍奉

.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止:到达顶点

.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超过

解析:项,举:应考。

答案:

.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分)()

.为犯二名律乎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与贺争名者毁之曰微斯人,吾谁与归

.乃比于宦官宫妾家祭无忘告乃翁

解析:项,均为介词,和、跟。项,动词,是介词,为了。项,连词,表假设,如果动词,好像。项,副词,竟、反而代词,你的。

答案: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用作驳斥毁谤者的论据的一组是(分)()

①律曰:“二名不偏讳。”

②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③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

④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

⑤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

⑥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

.①③⑤.②④⑥

.①②⑤.③④⑥

解析:③说明周公和孔子确定礼仪法度的特殊身份,⑥这是毁谤者的观点,都不是用来驳斥毁谤者的论据。

答案: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分)()

.李贺准备参加进士考试,有人为打击竞争对手,借口他父亲名晋肃,如果他参加进士考试,就犯嫌名讳,企图让他放弃考试。

.韩愈曾经鼓励李贺参加进士考试,在李贺遭到恶意毁谤,他本人也因鼓励李贺应考而受到指责的情况下,写下本文进行辩驳。

.韩愈认为,李贺参加进士考试,既不违犯“二名律”,也不违反“嫌名律”,毁谤者和附和者的言论,在法理上是没有依据的。

.韩愈认为,周公、孔子、曾参都不避父母的名讳,而毁谤者和附和者却想超越这些古圣先贤,过分强调避讳,实在荒谬可笑。

解析:项,孔子“不避父母的名讳”不合文意。孔子是“二名不偏讳”。

答案:

.断句和翻译。(分)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段断句。(分)

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

①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分)

译文:

②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分)

译文:

答案:()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①听到(这种议论)的人不加分辨,附和(这种意见),也主张这样。

②如果不辩明这件事,您和李贺都将获罪。

参考译文:

我给李贺写信,勉励李贺去考进士。李贺考进士已被提名推荐,同李贺争名的人诋毁他,说:“李贺的父亲名叫晋肃,李贺不去考进士才是正确的,勉励他去考的人是不对的。”听到这种议论的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6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