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临床护理科普之翻身拍背,你做的对吗
翻身拍背,你做的对吗?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家属,当你指导他为患者翻身拍背时,他表示理解,可以配合,但真正落实的时候却很困难。“护士啊,我妈妈特别怕疼,我拍了两下就受不了了,不拍了吧。”;“护士,我爸爸刚做完手术,能翻身拍背吗?对伤口没有影响吗?”。每每听到这些,真的很无奈,只能一遍又一遍解释,一遍又一遍劝说。其实,翻身拍背如果做好,可能会比用药,雾化吸入效果更好。
翻身拍背的目的?
1.?协助不能自行移动的患者更换体位,减少局部组织压力,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2.?对于不能有效咳痰的患者,拍背可以促进痰液的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3.?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满足身心需要。
翻身拍背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翻身拍背的方法
评估:
1.皮肤情况:判断患者的皮肤有没有红肿破溃,翻身过程中应小心避开破损皮肤;
2.?患者体重:了解患者体重,判断是否需要助手帮忙一起翻身;
3.?引流管情况:判断患者身上的各种引流管,是否连接牢固,确保翻身拍背过程中不会脱落;
4.?肢体活动能力:了解患者四肢手脚是否能活动,有无骨折,询问医生能不能移动患者身体,若不能移动,则不能翻身。
翻身的方法:
1.?一人协助法:一手托肩、一手扶膝;
2.?二人协助法:一人颈肩部和腰部,一人臀部和腘窝部;
3.?三人协助法(轴线翻身):一人,床头,负责头颈部;一人躯干部,手分别放在肩部和腰部;一人下肢,手分别放在腰部和臀部。
????????
拍背的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护士手背隆起,手指弯曲,拇指紧靠食指,呈杯状。以手腕的力量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有节奏的叩击背部。
拍背手法??????
拍背的顺序:自下而上,由外向内
翻身拍背的注意事项
1.?翻身时切记勿拖、拉患者肢体,以免擦伤皮肤。
2.?翻身后适当使用皮肤减压用具。
3.?翻身前注意各种引流管的妥善固定。
4.?拍背的部位:背部第十肋间隙,胸部第六肋间隙开始,避开脊柱、女性乳房、心前区等部位。
5.?拍背的体位:坐位或者侧卧,叩击部位垫薄毛巾,避免直接在裸露的皮肤上操作。
6.?拍背的时机:餐前1小时或者餐后2小时。
7.?拍背的频率:每个部位1-3分钟,每分钟40-50次,每次5-15分钟。
8.?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9.?操作过程中注意为患者保暖。
翻身拍背作为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和运动能力受限者具有重要的意义。正确的操作可以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在实施翻身拍背护理时,护士应与患者或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为患者提供最安全、舒适的护理环境。
小护理,大作用。翻身拍背做得好,患者康复必定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