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江苏卷第18题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原卷版)-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docxVIP

押江苏卷第18题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原卷版)-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押江苏卷第18题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核心考点

考情统计

考向预测

备考策略

明初恤商政策

2023·江苏卷T18

考查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考查中国明清时期的经济的发展概况及其影响

考查重要改革中涉及经济政策的内容及影响

(1)关注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

(2)重点关注各朝代的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的发展概况及其影响

(3)关注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王安石变法

2022·江苏卷T19A

1.(2023·江苏·高考真题·T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太祖朱元璋曾言:“商贾之士皆人民也。”明朝建立之初,他即实行恤商的新法,将税率降为三十分之一,下诏令官府采购应照时价公平给付。明初虽实行专卖政策,但比元代已大为放松,像盐这样的专卖品也与商家分利。商人可以贩粮到边境,领盐引回内地取盐。山(西)陕(西)、江淮等地商人纷纷奔走于各边镇,边地也随之繁荣起来。朱元璋认为“治国以教化为先”,鉴于商贾多不读书,特命儒士编书教之。随着恤商政策的实施,城市中的商人活跃起来。在他们的带动下,元末遭到破坏的历代名城逐渐恢复。城市的繁荣带动了娱乐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戏曲、说书等通俗文艺逐渐在民间流行起来。

——摘编自吴慧《中国商业通史简编》

据材料概括明初恤商政策的内容。(5分)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恤商政策的影响。(7分)

2.(2022·江苏·高考真题·T19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王安石变法与他早期在浙东的施治经历多有关联。北宋时,浙东负山近海,河渠淤塞,深受海水倒灌与干旱之苦。当地民众常将田地质押给“豪右”,靠借高利贷维持生产。王安石到任后,深感当地生财无道,地方无可用之才,学校无教导之官,不利风教,遂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成效显著。有诗赞曰:荆公(王安石)宰吾鄞,学校振士风。留心及水利,经游详记中。旱涝切民瘼,往返劳行踪。当时青苗法,实惠遍村农。

——摘编自岑华潮《王安石与浙东的崛起》

(1)据材料概括当时浙东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所借鉴的浙东施治措施。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安石在浙东的施政原则。

精准解密一: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精准解密二:夏、商、西周经济发展的特点

(1)农业是夏、商、西周的主要经济部门,农作物的品种较丰富,农具以石器为主,农业水平和耕作技术有较大发展。

(2)以青铜铸造业为代表的手工业高度发达。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的主要部门,这一时代被称为“青铜时代”。

(3)商业、城市和交通业较发达。交通工具种类多。商朝以贝为货币,商都成为繁荣的大都市。商周时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西周从都城到全国有几条宽阔的大马路。

(4)工商食官。这是周代,尤其是西周、春秋时期工商业发展的基本制度。指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由官府管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

(5)土地国有,在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

精准解密三:丝绸之路的现实意义

维度

阐释

文化意义

(1)它把古代的中华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罗马文化联系起来。

(2)对当今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与交流有重要的研究、借鉴意义

世界意义

(1)当今世界各国为谋求自身的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和交流合作。

(2)丝绸之路也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成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亚欧陆上经济文化纽带

经济意义

(1)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拓展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空间,推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

(2)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西部地区更好地发挥区位、资源优势,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现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平衡发展

民族意义

(1)通过丝绸之路,我国中原与西域各族之间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增多。

(2)加快了民族交融的趋势,对维护中华文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精准解密四:汉代的主要经济政策

休养生息

政策

(1)目的:恢复发展社会经济,适当限制大地主兼并土地现象

(2)措施:对于勤劳耕作的农民减免赋税,实行以农为先、与民休息的政策

(3)影响:促进了汉初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重农抑商

政策

(1)措施:继续推行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政策,从政治上将商人打入贱民行列,经济上重征商人“租税以困辱之”

(2)影响:重农抑商政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阻碍了商业的繁荣

盐铁官营

政策

(1)措施:盐铁官营是汉武帝实行的财政政策

(2)影响:盐铁官营虽然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但亦不免带有封建官营事业共有的弊病

精准解密五:魏晋到隋唐土地制度的变迁

屯田制

(曹魏时期)

(1)国家以军事强制形式要求士兵或农民垦种荒地,生产军粮或征收田租的土地制度。(2)屯田制对解决军粮供应、安置流民和恢复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占田制

(西晋时期)

(1)国家规定农民和官僚贵族所占有的土地数额,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校率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精品中学PPT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