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展大厦设计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师在智能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北京发展大厦设计体会

翁如璧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986年我有幸做为工程主持人参加北京发展大厦的建筑设计。该工程位于东三环北路西侧,高20层,总高度80米,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除餐厅、商店、地下车库外大部分为对外出租办公室(约2.6万平方米)。1989年建成,在当时是国内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写字楼之一(图1)。

(图1:北京发展大厦外观 请单击图片浏览放大效果)

在设计之初,有一天中、日双方业主召见我和电气设计负责人,对我们说:发展大厦准备建成智能程度较高的办公大厦,这里建筑师要统辖全局、电气工程师需要对电子、自控、信息技术统筹安排……。大厦投入使用9年来智能化设施不断改进,今天就其多数方面看,智能程度仍不落后。回顾起来深深体会到当时业主所说的建筑师要统辖全局是千真万确的。现在,有人认为智能建筑是搞电子计算机、搞自控和信息技术人的事,建筑师仅仅是跟在后面,留点条件。针对这种错误认识,我将在发展大厦这一具体工程设计中建筑师为智能化所做的主要工作和体会介绍如下:

1、确定关于智能化的设计总方针

大厦的设计工作是在八十年代后期进行的,当时智能型写字楼在国际,国内都还是个新概念。设计组为了解什么叫智能型大楼,到日本参观调研,看了不少资料。了解到智能型大楼除解决办公自动化、通讯自动化、楼宇管理自动化、防火自动化、安全保卫自动化和停车管理自动化等技术设施之外,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就是解决建筑空间的灵活性和宜人性。智能写字楼是知识生产力高度密集的场所。要使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需要建筑环境有较强的宜人性;空间的灵活性更是适应智能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把建筑比作人的躯体,智能系统则是人的神经与大脑。因此,为智能系统提供适当建筑条件和优良环境是建筑设计的重要任务。

当时我国的电讯系统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想要一步使大厦达到高智能程度没有可能性;大厦的初建一次投资也有一定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业主与设计人一起确定了关于智能化的总方针是:近期、中期、远期综合考虑。近期需考虑我国国情,各种通讯、情报传递的外部条件,还有一次投资有限的现实,充分做到设计的经济性和适度性。但又必须同时考虑到为未来智能化的不断升级创造方便条件,将智能体系在建筑内的接口部位进行充分的预留,使将来发展时不需对建筑物进行大拆大改,亦即要有长远的眼光和预见性。

当时根据上述总方针制定了发展大厦向智能大楼发展的近、中、远期设想(见表1)。

(表1:北京发展大厦向智能大楼发展的构想 请单击图片浏览放大效果)表中土建为智能化创造条件一栏中列出三点:

一是为办公自动化创造的条件:一部分楼板荷载定为300kg/m2;在楼层高度和平面管井布局中予留配管空间。

二是提高大厦的舒适性:宽敞的门厅、休息厅、绿地、水池、庭园。在办公室和整个大厦内部的空间环境、色彩环境和光环境设计中尽求舒适宜人。

三是在节能方面:外窗及玻璃幕墙用双层中空反射玻璃,外墙、屋顶、地下一层车库与首层之间做好保温。

其中,建筑师特别注意了智能系统与建筑的接口环节,包括以下几项:设备和控制机房智能系统的中枢和动力源

管道井、吊顶空间、楼面布线空间智能系统的传送中介环节办公空间智能系统的输出与应用

在当时条件下对以上三个接口部位进行了细致的考虑和预留。现在看来,除了当时对微机的迅速发展估计不足,楼面布线为微机用线留量不足之外,其它智能系统可不断发展,在使用9年后的今天也不算落后,应该说当时制定的智能化近、中,远期综合考虑的总方针是正确的。

2、办公层灵活的空间设计

智能化的出租写字楼要求办公室空间具有尽可能大的零活可变性,以适应不同时期、不同用户的不同要求。发展大厦办公层每层面积1900平方米,平面呈直角三角形,切去两个锐角,中部布置交通:楼、电梯核心筒,临空的三面全是大空间办公室可自由分隔:小办公室单元可小至77平方米,大办公室可大至1510平方米(参见图2)。

(图2:北京发展大厦办公层灵活分隔示意图 请单击图片浏览放大效果)

在灵活分隔空间的大办公室设计中,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筑师需要把各个智能系统的输出口巧妙地布置在办公空间的合适部位。同时需要从办公者的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甚至等六感觉进行综合考虑。发展大厦平面核体周围办公空间进深11.7米,为尽可能增加自然采光和尽求使办公人员多看一些室外景物,在3.9米的边柱网中,除去柱子的宽度以外均开成大玻璃窗和连续玻璃幕墙;用优质的活动百页帘遮挡东西晒阳光,用淡雅的浅

灰色色调创造办公室内平静优雅的气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灵活空间吊顶的设计,既要考虑照明灯具、进排风口、烟感报警探头、自动灭火喷晒头、紧急广播扬声器等在吊顶上的合理布局,又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