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讲义(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等26份)-人教课标版.doc

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讲义(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等26份)-人教课标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知识·梳理]

第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绞(ǎ)葸(ǐ)陈亢(àɡ)

笃(ǔ)于亲慎(è)于言谨(ǐ)而信

出则弟(ì)趋(ū)而过庭

第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女”,通“汝”)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知”,通“智”,聪明)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亡”,通“无”)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同“悌”,敬爱兄长,泛指敬重年长的人)

第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易\\\{(\\\\(贤贤易色(不以为意、轻视,动词),故以羊易之也(换、交换,动词),缙绅而能不易志者(改变、变更,动词),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容易,形容词)))

()好\\\{(\\\\(好仁不好学(喜欢,动词),秦氏有好女(容貌美,形容词),好雨知时节(善,与“坏”相对,形容词),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友好、友爱,,形容词),青春作伴好还乡(方便、便于,副词)))

()正\\\{(\\\\(就有道而正焉(匡正、改正,动词),以欹为美,正则无景(端正、不偏斜,形容词),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使……端正、纠正,,动词),方正之不容也(正直、公正,形容词),六合正相应(正好、恰好,副词)))

()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指古代的文献,名词),小人过则文(掩饰,动词),择文理密者用之(花纹,名词),则修文德以来之(文化、文学,名词),文武并用(非军事非武力的措施、本领等,,名词),有碑仆道,其文漫灭(文字,名词),衡少善属文(文章,名词)))

()知\\\{(\\\\(生而知之者(知道,动词),好知不好学(聪明,形容词),孰为汝多知乎(知识,名词)))

第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恭而无礼则劳

古义:不用礼来节制

今义:指不讲礼节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古义:学习的人

今义:指某一方面学识渊博的人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古义:年轻人

今义:指徒弟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古义:再差一等

今义:指第二的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古义:独自站着

今义:指不依靠他人

第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形容词用作名词,忠厚的人)

()勇而无礼则乱(名词用作动词,用礼来节制)

()故旧不遗(形容词用作名词,老友)

()贤贤易色(前一个“贤”,形容词用作动词,尊重、崇尚。后一个“贤”,形容词用作名词,有才有德的人)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不偏爱)

第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生而知之者,上也。(判断句)

译文: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是上等人。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状语后置)

译文:在上位的人对父母、亲族笃厚,那么老百姓就会兴起仁厚之风。

()敏于事而慎于言。(状语后置)

译文:做事勤勉而言谈谨慎。

()学《诗》乎?(省略句)

译文:(你)学习《诗经》了吗?

[整体·感知]

本课所录选文紧紧围绕“好学”展开,既阐明了好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又阐述了好学的种种表现,通过孔子的言论,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孔子把道德修养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将道德修养作为学习的基本内容和衡量是否好学的重要标准。孔子的思想是十分富有启发意义的。

[文脉·梳理]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节):强调“好学”的重要性,(~节):具体阐述“好学”的内容,(~节):叙述“好学”的具体表现))\\\(君子好学)\\\(重在学礼)

[文本·层析]

.如何理解孔子所理解的“学”的含义。

【答案】孔子所说的“学”有特殊的含义——不只是指学习关于自然、社会的知识和技能,而主要是指人格修养。这一点,对比第四则、第五则选文就可以知道(这里“学”完全是就修身而言的,而“不好学”的弊端跟“无礼”的弊端则完全一致)。“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礼和修身,两者密不可分,甚至可以互相包含:学礼的立足点和归宿是修身,因此修身可以包括在学礼当中;修身的根本标准或规范是礼,因此学礼可以包括在修身当中。“不学《礼》,无以立”一句话,简洁地显示了学礼和修身的高度同一性。孔子说,那些不追求吃喝、不追求安适、做事勤勉而言语谨慎、能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君子,才能算得上是好学之士;还说自己只知道一个好学的弟子,就是颜回,他“不迁怒,不贰过”。这几处“好学”,都是就品行修养而言的。子夏是孔子的著名弟子,他以“好学”推许人,也完全是着眼于修养德行。总而言之,完善品德修养是孔子赋予学习的一种重要的社会人生意义。

孔子关于学习的观念显示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品格。拿现代教育观念来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它有明显的不足,但是也有不可抹杀的长处。的确,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不仅需要掌握先进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这种

文档评论(0)

158****71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