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doc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古诗文阅读(共6题;共72分)

1.(11分)根据提示,用诗歌原句填空。

(1)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________。(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3)苏轼的《定风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四海之内皆兄弟,即使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人民教师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的精神在龚自珍《己亥杂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8分)(2020八下·肇源期末)课文原句填空。

(1)戍鼓断人行,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2)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但愿人长久,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14分)(2017八上·铜仁期中)??古诗文填空。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3)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4)________,________。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5)________,________。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其二)》)

(6)《龟虽寿》中形容老年人虽到晚年,但仍雄心勃勃、壮志凌云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问题。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思想感情?

(2)说说“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景的妙处。

5.(15分)(2017七下·徐州期末)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列问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列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射/不亦精乎????

B.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D.果/得于数里外????

(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但微颔之________????????????②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

③山门圮于河________?????????④是非木柿______

文档评论(0)

155****36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原版文件原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