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 第2版 第六章 粘性不可压缩流体的管内流动.pptx

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 第2版 第六章 粘性不可压缩流体的管内流动.pptx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第六章管路、孔口、管嘴的水力计算实际流体具有粘性,流体在运动过程中因克服粘性阻力而消耗的机械能称为水头损失。1.沿程损失它是流体克服粘性阻力而产生的能量损失,流程越长,所损失的能量越多,沿程损失因此而得名。

22.局部损失如果管道由若干管段组成,并有多处局部损失,则管道总的水头损失等于各段的沿程损失和各处局部损失之和。

3第一节流体运动的两种流态一、雷诺实验装置雷诺实验装置由稳压水箱、实验管段、测压管以及有色液体注入管组成。水箱内装有溢流挡板,使水位保持恒定,实验管段后端装有调节流量的阀门。两测压管的高差=此管段的沿程损失。

4当水箱中水稳定后,即在定常流条件下,打开阀门,使流速由小变大,流速较小时,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管中的有色液体为一条直线,这说明水流以一种规律相同、互不混杂的形式作分层流动,称为层流。继续开大阀门,流速逐渐增大,这时可以观察到有色液体线发生波动、弯曲,随着流速的增加,波动愈来愈烈,有色液体线断裂,变成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旋涡,此时有色液体和周围水体掺混,这种流态称为湍流。介于层流与湍流之间的流态称为过渡状态。通常将过渡状态归入湍流中。

5二、流态判别层流湍流过渡区(归入湍流中)雷诺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不论管径d,运动粘度ν如何变化,无量纲量:是个定值,称为临界雷诺数。分为下临界雷诺数和上临界雷诺数。

6雷诺本人得到的下临界雷诺数为2300,上临界雷诺数为14000。很多学者也进行了这一实验,所得到的下临界雷数基本上等于2300,但各人所得到的上临界雷诺数的值相差很大,最高可达105。在实际情况下,过渡区极不稳定,遇到外界扰动时,很容易变成湍流,所以通常将它归入湍流,于是将下临界雷诺数作为判别标准。对于圆管:

7第二节圆管中的层流流动恒定,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轴向受力平衡:一、切应力的分布12ττ在壁面处取得最大切应力:

8二、速度分布由牛顿内摩擦定律

9流量平均流速

10沿程损失对照达西公式:所以,层流沿程阻力系数为

11第三节圆管中的湍流一、层流向湍流的转变前面讲过,当流动雷诺数高于某一临界值时,粘性流动就有可能从层流过渡到湍流状态。雷诺数越高,流动越容易变为湍流。但是发生过渡的雷诺数并不总是一定的,它还取决于流体所受扰动的大小。这些扰动可以是来流速度的不均匀、物体表面的粗糙、流体中掺混杂质的多少、或是来流温度的不均匀等。在雷诺数较低时,这些扰动受到粘性阻尼作用而衰减,所以能保持层流状态。在雷诺数高到一定程度时,流体惯性力远超过粘性力,惯性力使扰动放大,当超过了粘性力的阻尼作用,扰动得到发展,最终出现湍流。人们通过小心控制实验条件,避免各种扰动因素,可大大推迟发生过渡的雷诺数。二、时均流动与脉动湍流是每个流体质点在宏观空间尺度上和在时间上作随机运动的流动。平均的方法有许多种,最常用的是对时间取平均的方法,叫做时均法。

12Ttv时均速度瞬时速度=时均速度+脉动速度脉动值的时段平均值同理:

13三、湍流中的附加切应力脉动速度会引起湍流的动量交换,从而会产生湍流附加切应力。下面用动量定理导出湍流中的附加切应力。底面脉动进入的质量产生的横向脉动速度引起控制体内的动量变化动量变化必然引起两个流层之间的切向作用力上式是湍流附加切应力以脉动速度表示的形式,是雷诺于1895年提出的,称为雷诺切应力。湍流中总的应力

14四、Prandtl混合长理论普朗特认为:与气体分子的运动要经过一段自由行程相类似,流体微团在横向脉动过程中也经过一段路程,即流体微团在与其他流体微团碰撞之前要经过一段距离。流体微团把它原来的动量带到新的位置,完成动量交换。称为混合长度或自由行程。

15因此湍流的附加切应力可以表示为:L称为普朗特混合长度。与牛顿内摩擦公式相比,可得:普朗特混合长度理论的物理意义在于:把脉动切向应力与时均速度联系起来,得出脉动切向应力与时均速度梯度的平方成正比的关系,脉动切向应力本应该和脉动速度相联系,但是脉动速度难于测量。

16五、圆管湍流的结构1.湍流结构湍流核心区过渡区粘性底层湍流区

172.水力光滑管,水力粗糙管根据粘性底层的厚度和管壁粗糙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将管道分成水力光滑管和水力粗糙管。管壁的粗糙凸出部分完全被粘性底层所淹没,粗糙度对湍流核心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流动类似在光滑壁面上的流动。水力光滑管湍流核心部分和管壁粗糙直接接触,流体流过凸起部分时会产生旋涡,从而加剧紊乱,造成新的能量损失,这时粗糙管对湍流流动产生较大影响。水力粗糙管水力光滑管到水力粗糙管的过渡

18六、圆管湍流的速度分布粘性底层:粘性底层的流动属于层流流动,湍流附加切应力为零。湍流区:在湍流核心中,流体的切应

文档评论(0)

dllk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文库主要涉及建筑、教育等资料,有问题可以联系解决哦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330203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