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15篇.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15篇

1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

和海洋的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是学习陆地和海洋的基础与铺垫。本节

教材内容包括海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和各大洲的分界线三部分内

容。

1.海陆分布:教材利用文字和图从两方面来说明世界海陆分布及

其特点,使学生了解“地球”“水球”称谓的依据。

2.七大洲和四大洋:首先从大陆、岛屿、大洲的基本概念入手,

然后说明通常情况下,人们把全球陆地划分为七大洲。通过“读图”,

分别认识七大洲的名称、大小和位置,进而通过文字和图来介绍连接

在一起的大洲的界线。另外,还通过“活动”来启发学生用简单的几

何图形表示大洲基本轮廓,引导学生通过轮廓来认识各大洲。四大洋:

首先说明地球上的海洋既被陆地分割,又相互连通。然后介绍了四大

洋的名称,进而通过图表对比四大洋的大小,最后通过“阅读”介绍

大洋、海、海峡。

3.各大洲的分界线:利用图片来说明各大洲的分界线。

二、说学生情况

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网、五带的划分和地图

等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涉及到若干本节课的内容,尤其是前几节

中出现的地球人造卫星照片、半球图等,使学生具备了学习本课的基

础,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判断

能力。总之,只要加以适当的情景创设、问题引导和学法指导,就可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初一的

学生在小学中已学过一部分地理知识,所以对本节课的内容并不陌

生,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

针对这些情况,在学习时主要利用地图和学生的参与,培养读图分析

能力,并指导学生用“图上记忆法”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征及七大洲和四大洋

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各种地图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看图、析

图、绘图的能力,学会使用地理的语言——地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地球”“水球”的争论,培养学生

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

四、说重点和难点

重点: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2.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3.七大洲的名称、面积排序。

4.四大洋名称、面积排序。

难点: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启发、互助、探究、讨论、提问等方法。

学法: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及时动手记笔记。

六、说课时要求和教具使用

课时:第一课时

教具使用:大洲轮廓图卡片、地球仪、地理图册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人类居住在哪一个星球上?(地球)人类第一个乘宇宙飞船进

入太空的人是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中国第一个登入太空的宇航员是

谁?(杨利伟)他们都说:在太空里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那么

人类给地球起名字的时候,为什么叫它是地球,而不叫它水球呢?

如果你是一名宇航员,当你在太空中遨游的时候,你会发现地球

上有什么?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大洲和大

洋(板书)。

设计目的:以加加林、杨利伟等事迹提出地球像一个水球的观点,

使学生感觉真实,既创设了本节课的学习情景,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互动一】世界海陆分布

1.读教材P26图2.1“世界海陆分布”,学生观察海洋和陆地的

面积后回答:“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

积)

2.读教材P26图2.2“世界海洋和陆地面积比较”,让学生通过

读图知道海洋和陆地各占地表的比例是多少。(地表的海陆分布:海

洋:71%;陆地:29%)(板书)

3.读教材P27图2.3“地球还是水球”,请同学们来选择一下,

你们觉得这个星球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叫水球,因为地球表面大部

分是海洋;叫地球,因为人类生活在陆地上的;可是古人在给地球起名

的时候为什么不叫水球?因为古人生活的范围很小,居住在大陆两岸

的人们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