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讲义(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等26份)-人教课标版.doc

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讲义(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等26份)-人教课标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尚贤

[知识·梳理]

第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尚(àɡ)贤社稷(ì)庖(á)厨

远鄙(ǐ)阖(é)闭罝(ū)罔

第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今上举义不辟贫贱(“辟”,通“避”)

()四鄙之萌人闻之(“萌”,通“氓”,民)

()谨上为凿一门(“谨”,通“仅”)

()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罔”,同“网”)

()莫不敬惧而施(“施”,通“惕”)

()美章而恶不生(“章”,通“彰”,明显,显著)

()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尚”,通“倘”)

第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就\\\{(\\\\(以德就列,以官服事(走向,动词),金就砺则利(接近,动词),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成就,动词)))

()务\\\{(\\\\(故大人之务(要务,紧要的事情,名词),陈言务去(务必,副词)))

()尚\\\{(\\\\(好仁者无以尚之(超过,动词),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崇尚,动词),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尚”通“倘”,,假如,连词)))

()所以\\\{(\\\\(上之所以使下者(表凭借,用来……的),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表凭借,,用来……的,介词),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表原因,连词)))

()若\\\{(\\\\(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假如,连词),此若言之谓也(这,代词)))

第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则是本失其所欲(名词作状语,从根本上)

()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

()将在于众贤而已(使动用法,使……众多)

()必将富之贵之(使动用法,使……富,使……贵)

()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动词用作名词,辅助的人)

()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形容词用作动词,增多)

()不义不富(使动用法,使……富)

()谨上为凿一门(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则上得要也(动词用作名词,要领)

()无能则下之(使动用法,使……下)

()美章而恶不生(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好的事,丑恶的事)

第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判断句)

译文:这种人本来就是国家的宝贝,社会的好帮手。

()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定语后置)

译文:现在治理国家的王公大人等人,都想要使国家富有。

()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状语后置)

译文:所以古时候尧从服泽的北岸举用了舜。

()是其故何也?(宾语前置)

译文:这是什么缘故呢?

()贤士不可不举。(被动句)

译文:贤能的人不能不被举荐。

[整体·感知]

本课选文具体阐述了墨子的“夫尚贤者,政之本也”的主张。墨子在选文中采用层层推进说理的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他从现实入手并以古代圣王为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证明了“尚贤事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从理论上阐述了为什么要“尚贤事能”。不仅如此,他还从实践上加以指导,他仍以古代圣王为例,具体阐述了“尚贤事能”的原则和方法。其中,他大胆提出的“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的“尚贤事能”的原则,超越了统治者世代承袭地位和财富的政治形态,为出身社会下层的人才进入管理阶层开启了诱人的前景,高举起了以公义为标准选拔官员的大旗,向任人唯亲的弊政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这些思想具有突破性的意义,至今仍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文脉·梳理]

[文本·层析]

.结合文章,谈谈墨子评判“贤才”的标准。

【答案】墨子吸收了孔子关于“德才兼备”、尤重其德的思想,并提出了选贤的三个具体标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德行高、口才好、学识广博的人才可称为贤者,强调贤才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和丰厚的学识。他还认为贤才最根本的标准有两条:一是“义”,二是“能”。所谓“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就是说不义之人绝不可能成为贤才,只有讲“义”的“兼士”才有可能成为贤才。“兼士”就是“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的兼爱之人。“义”指道德品质和志向,是一个道德范畴,墨子将其放在首位,主张为政要“列德而尚贤”“以德就列”。“能”则指才能,“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贤者必备才能,故曰“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作者写想让“贤良之士”增多就要让他们“富之贵之,敬之誉之”,而为什么提到“善射御之士”?

【答案】作者写为使“贤良之士”增多,写到了“善射御之士”,采用了类比的方式,国家要想使善射御之士增多就必须“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同样,国家要想使“国之良士”增多,也要“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墨子指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这体现了墨子什么样的思想?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在古代,统治者对农与工肆之人是看不起的,那些出身社会下层的人士即

文档评论(0)

159****4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