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演变.pdfVIP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演变.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

变儒家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

1)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

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3)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诸侯“士”阶层的活

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批知识渊博的文士,为学术

繁荣提供条件。

5)根本原因:是社会转型期: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

社会。

2、百家争鸣概念

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针

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各种问题展开争论

和见解,彼此吸收融合,形成百家争鸣。

3、“百家争鸣”形成的重要意义:

1)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重要阶段。

2)奠定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

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创立、形成,蔚然大宗,

但受到冷落(原因?)。

原因:此时社会发展趋势是实现国家统一,争霸、兼并

战争不断,孔子主张不适应大国争霸,以暴力建立新的统

治秩序的需要。

1、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爱”

政治思想2、主张“为政以德”,逐步改良政

孔治3、民本思想

子教育思想举办私学和“有教无类”

(春秋)

贡献创立儒学、举办私学、整理书籍

:1、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奠定儒家思想的基础。

历史2、他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流地位

3、他的思想对中国和东亚等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位在世界文化思想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后人称“至圣”。

1、继承孔子“仁”

主要2、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思想的民本思想。

3、主张人性本善的伦理观。

(战国中期)

《孟子》成为“四书”之一;

影响孟子成为“亚圣”,是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仁政思想:用“仁义”“王道”“以德服人”来

主要施政

荀子思想民本观:君为舟,民为水

伦理观:人性本恶

(战国晚期)

影响:改造儒家思想,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

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

需要。

2、西汉时期: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成为封建

社会的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糅合道家阴阳五行家)

⑴加强中央集权:“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⑵加强君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⑶封建伦理关系的准则:“三纲五常”学说

⑷发挥仁政思想:限制土地兼并和轻徭薄赋(民本思想)

2)“独尊儒术”的正统地位确立的原因:

A、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B、汉武帝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起用了文学儒者参政,

立地方教育系统,将儒家经典《五经》作为国家的教科书

3)“独尊儒术”的影响:

A、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B、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C、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宋明理学:是儒学的新发展,成为官方哲学

A、宋代程朱理学

1)理学的核心:先有理而后有万物

⑴天理是万物之原,先有理后有物。

2)二程:

⑵发挥孔子“仁”

3)朱熹:⑴“理气论”,先有理后有气。

⑵“心性论”,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

B、明代王阳明的心学

⑴“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心外无物”等主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王小浪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