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煎煮法.ppt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汤剂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剂型。为了提高汤剂的疗效,对中药的煎法历来都很讲究,

明朝李时珍说:“凡物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

清代医学家徐灵胎也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于此。”

一、煎煮容器:

煎药以砂锅为佳,也可用陶瓷,搪瓷,玻璃器皿,瓦罐等。忌用铁,铜,锡铝等金属制品,因金属容易与药物中成分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或增加毒性。

如铁易与鞣质生成鞣酸铁,使药液颜色加深,并会使药液带有铁锈味,影响药效的发挥;铝与有机酸反应,形成化合物被人体吸收后蓄积在肝、肾等器官中对人体造成损害;铜器受热易氧化生成对人体有害的铜绿。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注意!!!

有些人还会用家里烹饪用的砂锅煎药,这就要注意一定要涮洗干净,以放入清水后表面不会出现油花为宜。因为油脂会影响到中药的药效。

注意!!!

沙锅骤然受热或受冷会形成裂纹。因此,刚煎过药的沙锅不要立即用凉水清洗,可在干木片或架子上放凉后再把药垢清洗干净;沙锅上的油污不能用洗洁精浸泡,以防污水渗入细孔中,可用喝剩的茶叶渣擦拭,也可用淘米水浸泡烘热,再用刷子刷洗。

二、煎煮用水:

古人对煎药用水非常讲究,如常用流水,雨水,雪水等,现一般饮用水就可以,以澄净清洁为原则。

自来水?

无污染的井水,泉水,河水?

蒸馏水?

纯净水?

煎煮中药汤剂,很多人用的是自来水。殊不知,自来水中含有一定的氯,是不宜直接用来煎煮中药的。

若用自来水煎煮中药,必然会对中药有效成分产生不良影响;使药效大打折扣。去除氯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将自来水烧开。因氯在加热过程中会随水汽逐渐蒸发掉。

值得注意的是,刚烧开的水(包括温水)煎中药也不好。因开水煎中药不利于水分渗入药物组织内部,有碍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疗效自然下降。

正确的做法是:先把开水放凉,再加入药中,浸泡一阵子(大约30分钟左右),然后置于火上煎煮,这样才能使药物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当然,第二煎用开水或温水则无妨。

三、煎煮方法:

1、浸泡:每剂药物煎煮前均先用冷水浸泡(没过药物为度)半小时左右。

其目的是使药材湿润变软,细胞膨胀,水分渗入到药材细胞内溶解有效成分形成浓溶液,产生渗透压,使有效成分在煎煮时易于扩散到组织细胞外的水中。另外,还可避免直接加热煎煮时,药材组织中蛋白凝固,淀粉糊化,妨碍有效成分渗出。

2、用水量:药物浸泡半小时后,再根据药物吸收水分的多少和药材质地,药物性质及煎煮时间长短,一般再适当添加水至高出药面2厘米左右。

如质地紧密坚硬的根茎,矿物类,药性滋补需要煎煮久的药物可适当多加一些水(高出药面2.5厘米左右),质地疏松的花叶类,药性芳香辛散不需久煎的药物可适当少加一些水(高出药面1.5厘米左右

3、煎煮次数:一般每剂药煎两次,有的根据需要再煎煮一次。

4、煎煮时间:应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有效成分溶出的难易和用药情况而定。一般认为,头煎以沸腾开始计算时间20—30分钟,二煎以沸腾后15—20分钟。

解表,行气,质轻,芳香的药物,头煎以沸腾后15—20分钟,二煎以沸腾后10—15分钟。滋补药及质地坚实的药物,头煎以沸腾后40—60分钟。二煎以沸腾后30—40分钟。

5、煎煮火力(火候):

一般规则是:未沸腾之前用武火,沸后改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使水分缓慢蒸发,有利于成分溶出,并避免溢出,过快熬干。有时应视药物性质而定,如解表药,清凉药,气薄的药物,宜武火急煎,以免药性挥发;如原味滋补药或有毒药物宜文火久煎,以增强药力或降低毒副作用。

警惕假煮沸现象

煮沸是制备中药汤剂的基本要求,而温度达到100℃是煮沸的标准。但有的药液在远未达到100℃时就开始“沸腾”了,这是因为药物中所含化学成分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理化现象。如皂甙等化学成分,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产生大量泡沫。汤剂中如配伍有紫菀、款冬花、远志、沙参、田七、牛膝、甘草、桔梗等药物,它们在煎煮过程中也易产生此种现象。

判断药液真正煮沸的标准是温度而不是人们常识里那种产生泡沫的表面现象,未煮沸的药液,其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没有完全浸出,在临床上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且还可引起其他问题,因此在煎煮中应加以注意。

四:煎煮中药时需注意的三大误区

1.中药材有沙、土等杂质,要仔细清洗,对吗?

不对。一般人们认为,中草药大多以植物的根、茎、叶、花为主,从山上或泥土中采集后晒干而成,难免有沙、土等杂质存在,因此在煎前要仔细清洗,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店里出售的中药,通常都是去除杂质后经加工、炮制、脱水干燥后制成。因此,在煎服前,不需要反复水洗,更不能用水长时间浸泡后清洗。

1

文档评论(0)

stere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