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ppt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4.特点:相对确定性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下,人口合理容量不同;不同历史时期,同一地区人口合理容量不同。联系区别都要受到一定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都随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数量上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考虑的角度不同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从和承载力的角度考虑;合理人口容量考虑的是数量与社会经济、的相互协调。意义不同:环境承载力体现的是人口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是一个警戒值;合理人口容量体现的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和联系大于自然资源环境人口资源、环境中图版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三节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和联系。2、结合区域案例,归纳并解释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3、通过分析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对策,形成正确的人地和谐观。复活节岛的悲剧1、你认为复活节岛人口兴衰的原因是什么?2、资源和环境随着人口的过度增加是怎么变化的?3、复活节岛的悲剧说明一个地区可养活的人口有什么特点?兴:资源丰富,环境良好衰:人口过多,资源减少,环境恶化,食物短缺随着人口数量的过度增加,资源减少,环境恶化可养活的人口是有一定限度的思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消耗环境资源,而任何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总是有限的。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特定区域在资源环境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某一人口规模下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1.概念: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资源承载力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承载力等。环境承载力主要指自然生态环境环境承载力,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承载力等。2.分类: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思考木桶效应“短板效应”1、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容纳多少水,如果各块桶板的长度并不相等,那么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长的桶板,还是短的桶板呢?2、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承载力,仅考虑这几种资源的承载力情况下,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某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取决于什么样的资源?3、我国淡水资源最多约供养19亿人,能源最多约供养18亿人,空气最多约供养120亿人,土地资源最多约供养16亿人,仅考虑以上几种资源环境承载力情况下,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约为多少?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1)区域自然资源和环境3.影响因素:气候温暖、食物资源充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的山区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2)经济水平、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地域开放程度3.影响因素:思考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缺乏,人口稠密,资源环境承载力大的原因是什么?发展生产力和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资源,改善环境使其更加适合人类生存,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区域开放程度的提高带来更多的外界资源,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降低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地球承载力的研究,不同学者的观点和结论存在极大的差异◆1679年,荷兰人根据荷兰当时人口密度和地球面积,估计地球能养活的最高人口数为134亿。◆1891年,英国学者E.G.Ravenstein估算了世界各大陆的“肥地”、“草原”和“荒漠”的面积,并计算出在这些不同类型的地区能够容纳的最高人口密度,然后得出一个地球可承载的最高人口数59.94亿。◆1967年,澳大利亚人根据气候条件,估计是1570亿人。◆1974年,著名海洋学家根据发展中国家灌溉情况,估计是400亿人。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1.概念: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不仅反映了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且体现了人口数量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相适应性。2.内涵:条件合理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1)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状况3.影响因素:非洲卡拉哈里沙漠: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人口合理容量降低兰州市黄河兰州和郑州分别为黄河上游和下游的两座城市,根据所学知识从地形、水资源、气候等角度分析自然环境和资源对其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文档评论(0)

158****19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