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翻译简史第章课后习题部分答案.pdf

中西翻译简史第章课后习题部分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翻译简史第章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中西翻译简史第章课后

习题部分答案

Documentserialnumber【UU89WT-UU98YT-UU8CB-

UUUT-UUT108】

第七章

1、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翻译作品有哪些有何特点

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

中国古代的科技翻译始于东汉末年,不过与翻译佛经的”译场

“不同,这些翻译往往由译僧独自完成,所译内容也比较零散,是佛

经翻译的附属或附产品,而非系统的介绍。

3、我国清末民初的科技翻译有哪些特点对我国的科学和文化发展

有何作用

此阶段是从19世纪开始,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广泛传播,并对中

国的只是分子产生了普遍影响。此时的各人文学科渐渐自成体系,而

此时社会腐败,仅有少数有识之士注意到西学的优越之处,但仍不把

它作为与中学对等的学术文化,其地位远不及中国的学术思想。鸦片

战争战败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激起思想先进者向西方学习的

欲望,以达到“维新”之目的。这就促成了西方科学技术再一次传入

中国。P118清末译出的科学书籍的知识就内容而言,清末译出的书籍

比较浅显。数量上看,清末73年约2100种,而民国时期译出的有

10700种左右,五四后,科技译着的数量是清末的十倍。且质量较高。

林则徐设立译馆,翻译西方书刊报纸,积极搜集西方信息。译出了中

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类知识的《四洲志》。它是当时介

绍最齐备,最新颖的世界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的图书。魏源在《海

国图志》中大量介绍外国自然,地理,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资

料。徐继畲通过采访来华传教

士,商人等编着了《灜环志略》,第一本中国人全面介绍世界地

理的书籍。虽然他们不通外语,但是较早重视并组织翻译外国资料,

为同时代的人了解外部世界做出了贡献。梁启超等一批富有世界眼光

的思想家向西方学习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政治上也强

烈要求改革。此时的大量西方知识,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各

类翻译出版机构也先后翻译出版了大量科学技术文献和教科书。传播

了化学,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为中国介绍了不少西方先进的科学

知识。

第九章

1、以佛经翻译为例,翻译活动在哪些层面上悄然改变了译入语的

语言和文化P141

自公元1世纪前后,佛教传入中国,佛经翻译开始了将近千余年

的翻译历程。中国的语言,文学,文化更是经由翻译得到了极大的丰

富。

1.佛教典籍的翻译大大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和语言。P143佛经翻译

不仅

为汉语语言增加了很多新词汇,还促进了汉语构词方式的发展。

有很多研究显示,汉语的双音化过程在魏晋以前是缓慢的,但自从佛

经翻译盛行的魏晋以后,开始出现更多的双音词和多音节次,四字格

成语更是明显增加。。。。。2.佛教典籍的翻译丰富了汉语的音韵,

语法和文体,为现代汉语的兴起提供了土壤。佛教典籍对中国音韵学

最重要的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四声,二是字母,三是等韵图表。佛

经译者根据梵文字母,创造了汉子的拼音方式。在句法方面,佛经翻

译使用大量的倒装句,提问句以及解释句。助词“于”的被动句式也

取自佛经。在问题方面,由于佛经翻译讲求思想的普及性,因此引用

了一种散文和韵文交错使用的口语化文体—变文。这种形式句式整齐,

节奏感较强,读起来琅琅上口。还出现了一种记录禅师谈话的特殊文

体—语录体,这种口语文体朴素而活泼且自由。这种朴实平易的口语

化文体的普及与发展,佛寺禅门遂成为白话文与白话诗的重要发源地。

3.佛教典籍的翻译为中国文学提供的肥沃的土壤。佛经译本的广泛流

传,对于文学题材,文学结构,文学语言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其深远

的影响。文学题材:由于印度思想的渗透,以及佛教神话与寓言故事

的传播,志怪小说在魏晋南北朝开始盛行。明代的白话小说更是文学

题材受佛经翻译影响的典型代表。不仅小说的主线围绕佛教的传播,

主要人物和故事也是基本取自佛经。文学结构:佛经译本不仅影响了

白话小说的内容,而且还影响着其文化结构。自唐代起,佛经翻译还

因讲经的方式,衍生出一种韵散交错的变文形式。即散文体中穿插诗

词。这种文体被广泛运用到我国的白话小说。两宋时期的“话本”甚

至把佛经的文学结构囊括入内,可见佛

经在当时已经被看作一中独特的文学形式。文

文档评论(0)

147****64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