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2(29份)-人教课标版3.docx

2018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2(29份)-人教课标版3.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课张衡传

学习重点.掌握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梳理文章结构,了解张衡的主要成就;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学习本文语言质朴的写法。

一、张衡名句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所贵惟贤,所宝惟谷。

二、《后汉书》名句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文本导学

.读准字音

()蟾蜍()()连辟公府()

()逾侈()()璇机()

()伺者()()帷幄()

()骸骨()()邓骘()

()算罔论()

.词语理解

()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②累召不应:

③言甚详明:

④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⑤中有都柱:

⑥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⑦又多豪右:

()通假字

①员径八尺:

②形似酒尊:

③一时收禽:

()一词多义

①征\\\{\\(\\\\(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公车特征拜郎中:,,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兵未战而先见败征:))

②精\\\{\\(\\\\(精思傅会,十年乃成:,,以精铜铸成:,,齐楚之精英:))

③观\\\{\\(\\\\(观太学:,,大王见臣列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余因得遍观群书:,,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④机\\\{\\(\\\\(衡善机巧:,,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⑤迁\\\{\\(\\\\(再迁为太史令:,,始兴起学校,渐迁其俗:,,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⑥发\\\{\\(\\\\(傍行八道,施关发机:,,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使人发书至赵王:,,野芳发而幽香:))

()虚词归纳

乃\\\{\\(\\\\(十年乃成:,,遂乃研核阴阳:,,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乃重修岳阳楼:))

()古今异义

①常从容淡静

古义:

今义:

②举孝廉不行

古义:

今义:

③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义:

今义:

④覆盖周密无际

古义:

今义:

⑤寻其方面

古义:

今义:

⑥衡下车,治威严

古义:

今义:

⑦上下肃然

古义:

今义:

.词类活用

()妙尽璇机之正:()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皆共目之:

()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

.文言句式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语句翻译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译文: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译文:

()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译文: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译文: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译文:

.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人物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

.通读文本,归纳一下,文本记述了张衡哪些方面的才能?

答:

.张衡为什么有那么好的文学才华?

答:

.阅读第段,思考:本段不足二百字,是如何介绍候风地动仪的?请概括要点。

答:

.在第、段中,作者写了哪两件事来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突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答:

.本文写了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答:

张衡初为河间相的时候“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可是当皇帝“问天下所疾恶者”的时候他却“诡对而出”。“常思图身之事”,为河间相三年,就“上书乞骸骨”。张衡的这些行为是否自相矛盾?请谈谈你的观点。

答:

链接作家作品

.作者简介

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淅川东)人,著名的历史学家。他自幼好学,博通经史,善于写文章。先后担任过司徒从事中郎、尚书吏部郎、宣城太守等官职。因参加拥立彭城王刘义康为帝的政变活动,事泄被杀。撰写了被后人称为“前四史”之一的《后汉书》。

.背景展示

张衡生活在东汉从强盛渐趋衰落的时代。这期间,外戚与宦官争权夺利,又相互勾结,他们各谋私利,竞相奢华,亲戚攀援,贿赂公行,诈伪丛生,政治十分昏乱。东汉政权为了加强统治,把谶纬迷信思想与封建经典结合起来,制定了一整套庸俗经学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统治理论,

目的是麻痹人民的反抗意志。上述即为张衡为官和取得科技成就的背景。

.文学知识

四史

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陈寿的《三国志》、班固的《汉书》合称“四史”,均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94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