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诗经《木瓜》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K12学习教育

诗经《木瓜》教案

诗经《卫风·木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吟诵,读准字音

2、通过吟诵,走进理解诗歌意义,感悟诗人情感;能

简单赏读《木瓜》,懂得朋友之间“投

木报琼”的方式来表达永结友好的意愿。

3、复习吟诵规则:平长仄短、韵字拖长。了解诗歌

的押韵表达着诗人情绪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教学难点】学习吟诵

教学过程:一、温故篇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已学

习了一些经典诗篇,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温习。二、知新

篇我会诵

1、引入:同学们,如果朋友送了一份你特别喜欢的礼

物给你,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讨论一首

古诗《诗经·卫风·木瓜》,它出自于《诗经》

2、关于《诗经》的一些知识。

谁来分享下你所知道的诗经的一些知识?

今天我们学的这一首《诗经·卫风·木瓜》就是卫国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这个地方的一首歌,它描述的是好朋友之间为表达情意而互

相投桃报李的情景

3、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我会悟

1、释义:琼琚琼瑶琼玖匪等请看这一组词,齐读,

发现有什么特点?

师:我们确实从可视的角度发现了它们的共同点。它们

都有“琼”。琼是什么意思呢?是美玉的意思,非常美的玉

就叫琼。这6个字大家都认为是王字旁,事实上我们这样认

为得都错了,它实际上真正的部首不是“王”,而是“玉”。

“王字旁在古代很多时候是斜玉旁。”

师:我们来看一下王、玉二字的渊源吧

我们的汉字从甲骨文发展到金文,再到大篆、小篆,到

隶书,到现在我们常见的楷书。看看这两个字的变化过程。

请你仔细看看,你有没有发现这两行字很相像,哪个是

玉?哪个是王?你能猜出来吗?说说你怎么猜出来的?认

为他说的对的请举手请看一下。两个字都是三横。。。第

一个是玉,第二个是王。师:有没有想过老师为什么要给

你看着一组字呢?这首诗6字都是斜玉旁,如果我们都把它

当作王子旁,我们汉字的渊源如果不去探究,我们将会错失

很多理解。每个汉字穿越千年来跟我们相见都是很不容易

的。所以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对我们的汉字有一点研究的兴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趣。你们看这样子看,它用在这首诗歌里是有特殊含义。

现在大家一起来看看,从斜玉旁的字一般都有,从王子旁的

字:。从斜玉旁的这一行字都是色彩非常鲜明的,同学们会

说“现”怎么是色彩鲜明呢?是玉被你看见了,玉出现了,

玉石摆在你面前,特别美,所以“现”了,出现、出现都

是色彩鲜明的,而且是褒义词。

师: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玉。中国古代有一句话流传到

今天“金银有价玉无价。理解它的意思吗?

汉朝的许慎先生有一本书《说文解字》,他这样解释玉

的:有五种品德:仁义智勇廉。所以在诗经里面关于君

子一出现,就会有玉出场,出现类似“君子如玉“的词语。

诗经305首,据研究193首都与玉有关,可见对玉的赞美有

多重。2、理解诗意

师:既然“琼“都与玉有关,那就是说它们都是美玉。

琼琚—玉镯琼瑶—玉佩琼玖—腰间的玉环。三样都是戴在

身上的。再看右边这一组词,齐读,它们都与“木”有关,

也就与瓜果有关。

师:从世俗的眼光来看,这两组词语,哪一组词包含的

东西更值钱?,可是我给你一个木瓜,你就回报我一个琼琚;

给你一个木桃,你就回报一个琼瑶;给你一个木李,你就回

报一个琼玖。这样的“投”“报”之间相等吗?师:那是

不是回报的人很傻?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3、点名读意思,其他读诗文。

师:你们看这么长的一句话实际上用几个字就可以回答

了。读懂诗文不难,对照读就可以了。

我会吟

师:这首诗像我们现在这样读的话,我们就可以了,但

这样没把诗的韵味读出来。读诗有两种境界:1、韵味2、

金石相撞的声音

孔子是怎样教他的学生呢?汉代的司马迁这样记载的:

诗三百,孔子皆弦而歌之。1、按声调标吟诵符号。

师:请大家拿起笔,根据声调来标记吟诵符号

2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