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的历史.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圆明园的的历史

圆明园的的

圆明园的的历史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圆明园是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相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时节会来这里理政,故圆明园也称“夏宫”。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48年,是康熙赐给尚未即位的雍正的园林,用于打发空闲。1722年雍正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储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年间,圆明园进行了局部增建、改建,在东面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年间,绮春园进行了修缮和拓建,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年间,国力日衰,财力不足,道光皇帝宁愿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围猎,但仍对圆明三园有所改建。

圆明园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皇家园林再遭劫难。在抗战时期,又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最后在“”时期,圆明园也受到某些破坏。

遭焚毁后的圆明园遗址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被保护起来,1956年北京市园林局开始采取植树保护措施,1976年圆明园遗址随成立专营机构。1988年6月29日,圆明园遗址向社会开放。

圆明园遗迹复原图

“难以计数的壮丽豪华建筑一座连着一座,绵延16公里之远。园内有很多寺塔,里面供奉着各种各样金的、银的和铜的巨大神像。比如,仅一尊青铜大佛就高约23米,而其余的一切也都如此。花园湖泊,星罗棋布;一座座白色大理石建筑物以琉璃瓦盖顶,五颜六色,熠熠生辉,里面有数世纪来堆藏着的各种奇珍异宝。”——劫掠圆明园的法军统帅孟托邦给陆军部大臣的信

开启了“康乾盛世”的康熙大帝,16岁斗垮了权臣之后,又平定了三藩,收复了中国台湾,打跑了沙俄。这天下太平了,可是康熙却闲不下来,于是他开始盖园子让自己能有个地儿放松一下。他这一起头,他的儿子雍正和孙子乾隆可就收不住手了。集天下之能工巧匠,会天下之奇珍异宝,还将天下最美的景观一股脑地“克隆”到了北京城,“天下”都藏进了自己的后花园。于是就有了这集华夏文明和艺术精华之大成的圆明园。

有了这么个园子,大清帝国的后人可就有了玩乐的去处,英法联军闯进来了,结果,皇帝的“安乐窝”被一把火烧掉了。你用150年的时间盖园子,人家用150年的时间造大炮;你用没处花了的银子给大殿贴金,人家用产业革命与启蒙运动壮大自己的军队,充实自己的思想。

圆明园的的历史全文共2页,当前

圆明园的的历史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对于发源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清朝统治者而言,富庶的江南自然是有着十足诱惑的。东南西北都打遍的康熙是第一个冲出围城的,当然正史上他六下江南的政治目的是去治水患的,皇帝也是人,在治水的过程中也免不了要四处逛逛,微服私访一下的。面对如此美景,岂能不忆江南?

勤奋的康熙自己担负起了选址的重任,在京郊转了一个多月,最后拍板在海淀建园。一待园成,康熙就从紫禁城搬了出来,住进了园子。这个园子叫畅春园。自己住得愉快的康熙没忘了自己的儿子们,让他们也都盖园子,其中胤禛后来的雍正的园子就在畅春园的边上,也就是其后的圆明园。

“在康熙众多的儿子中,雍正算比较懂得迎合康熙的,尤其是在细节上,比如对赐园——圆明园的设计修建,就是康熙比较欣赏的风格。”著名古建筑专家何重义说。雍正在后湖四周建了九个岛,虽然是休闲放松之所,每个小岛还有一个诗画般的名字,“但为什么偏偏就建了九个岛呢?”在何重义眼里,这绝对不是随性所至的行为,而是故意为之,“‘一统九州大地’,这才是雍正的用心,也是他的雄心所在。”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研究室主任常润华介绍,每年的元宵节前夕,皇帝便带着宫眷、大臣从紫禁城出发,前往圆明园“就是一次大搬家”。搬的不仅是皇帝专用的金椅,就连金痰盂也要带着。而象征皇权的25方玉玺也会预先被送到圆明园。在圆明园的宫廷区里,和紫禁城大内一样,同样设置了一套清朝政府所有的中央机构,甚至清政府的许多重要档案也存于圆明园,如“军机册档,一存方略馆,一存圆明园”。常润华说,“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时的圆明园已经成为大清朝政治的第二个心脏。”

为什么有皇宫不住,要住园子呢?乾隆虽然解释过:皇帝勤政之余也是要放松的,只不过大清的皇帝们似乎更喜欢在这个园子里发号施令。其实圆明园已经算是整个帝国的中心,因为除了每年的重大祭祀活动外,皇帝已不再回到紫禁城居住。

只不过遗憾的是,后几代的帝王都忘了康熙的一句

文档评论(0)

武松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