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历史安阳.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谈历史安阳

谈谈历史安阳

谈谈历史安阳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篇一:安阳历史讲解稿

也聊我们的家乡安阳

一、安阳的古都史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这是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对古都安阳的由衷赞誉。

安阳是我国既有文字可据,又经考古证实最早的古都殷墟的所在地。早在3000多年以前,商王盘庚迁都于此,传8代12王,历时254年。(约公元前1330年商王盘庚自奄(今山东曲阜)迁都北蒙(今安阳小屯村一带),史称殷商。)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将殷都之地分封给纣王之子武庚,以续殷祀。同时,把商的王畿分为邶、卫、庸三个封区,分别由武王弟管叔、蔡叔、霍叔统治,以监视武庚,谓之三监。武庚叛乱后,周公将殷人强制迁徙到洛水北岸,兴建了一座成周城,殷地从此成为废墟。和兴建成周城的同时,周大封诸侯,全面建立新的统治秩序。卫是周武王之弟康叔的封国,整个西周时代,殷都旧地属卫国。

公元前7世纪春秋齐桓公时,在今安阳北20公里处建邺城。后晋国打败了卫国,占有了殷都旧地,称之为义阳,亦称东阳。战国时代,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这里始归魏所有,公元前439年,魏文侯封邺,把邺城当作魏国的陪都,西门豹、史起先后治邺。后又属赵国,称宁新中或新中。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五十年),秦将王龁(hé)攻克宁新中,改名“安阳”,从此,安阳之名见于史册。后秦军围攻邯郸,

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十一年),命大将王翦等攻克安阳后,开始修筑城墙。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36郡。安阳分属上党、邯郸二郡。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群雄并起,楚王项羽与秦将章邯在“洹水南,殷墟上”结盟,史称“洹上之盟”。

东汉末年直到两晋、南北朝时期,以邺城为中心的安阳先后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6个王朝的都城,达126年,造就了安阳历史上的又一次辉煌。左思《三都赋》以魏邺、吴建业、蜀城都三都并举,足证其时人们心目中,三国鼎立初的曹魏政府中枢实在邺都。(左思(约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

自580年杨坚焚毁邺城后,千年邺都才成为一片废墟。并将邺民全部迁至邺南之安阳城。安阳遂称相州,

隋唐以后,安阳崛起,经宋、元、明、清为相州、彰德路、彰德府治所,今邺都废址所在临漳县,历来为其属县。至本世纪50年代初废平原省,安阳、临漳才划属两省。就历史情况而言,安阳(殷)与邺虽相距20公里,然两者皆处于漳洹冲积扇,曾有过密不可分的隶属关系,如同关中平原的丰、镐、咸阳、长安一样,是一脉相承发展下来的。安阳的历史,就应该包括殷都和邺都的历史。论建都开始的时间,安阳远比西安早200多年;论建都历时久暂,自殷算起,包括六谈谈历史安阳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朝时代的邺,合计370年,比开封、杭州要长得多。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1982年就提出,安阳应与西

安、洛阳、北京、开封、南京、杭州并列为我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1988年,中国古都协会将安阳列入中国七大古都。(七朝28王)

朝代名称都城位臵建都时间

商殷殷墟前1300年-前1046年

曹魏邺邺城遗址213年-266年

后赵邺邺城遗址335年-351年

冉魏邺邺城遗址351年-352年

前燕邺邺城遗址357年-370年

东魏邺邺城遗址534年-550年

北齐邺邺城遗址550年-577年

二、安阳的称谓演变

公元401年,北魏在邺城立相州,取河澶甲居相为名,是为相州名称之始,邺城属相州治理。公元580年,北周灭北齐,邺城被焚,邺民全部迁至安阳。安阳遂称相州,亦称邺郡。隋、唐、宋都沿用相州一名。

公元1192年(金代),升相州为彰德府。此为彰德府名称之始。明、清一直沿用,直到民国初年。1913年,废彰德府,臵安阳县。民国以后,在豫北设河南省第三行政区,治所安阳,下辖安阳、汤阴、临漳、内黄等11个县。

谈谈历史安阳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1949年臵平原省,安阳为省辖市,仍保留邺县。1952年平原省撤消,邺县、安阳县属河南省。1954年,安阳县、邺县合并为安阳县,属安阳地区。

1983年9月1日,国务院的国函字[1983]17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河南省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的批复》,第二条,撤销安阳地区行政公署,将安阳、浚县、淇县、林县、汤阴五县划归安阳市管理。第三条,撤销濮阳县,设立濮阳市,由其直接领导,并将安阳地区的内黄、滑县、清丰、南乐、长垣、范县、台前七县划归濮阳市管辖。

古时以水北山南为阳,以其在淇水之北,故名安阳。

文档评论(0)

孙二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文档领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