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醋生产新工艺.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醋生产新工艺

主讲:吴志亮

(1)用基因重组新技术改良醋酸菌种,选育耐高温醋酸菌,提高产酸速度和产酸量,改变食醋组分,提高风味,。

(2)致力于耐高温酵母菌的开发与应用。将发酵起始温度提高到38~42℃,旺盛期达到43~44℃,进行边糖化边酒化边醋化的三边发酵,这样,可以缩短发酵周期5~6天。

(3)寻找醋酸生产新菌种,提高醋酸生成量。

1、优良性能生产菌种的选育

(1)固定化细胞是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限制在某一特定空间范围内,并保留了其固有的催化活性和生存活力的,可被重复和连续使用的细胞。固定化细胞可较长时间地反复使用,提高了使用效率,在以高稀释率下操作而不产生流失现象。适合于连续化和自动化过程,且过程易于控制。

(2)酶制剂可弥补制曲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成品曲中酶活力不足的缺陷,扩大淀粉原料的使用范围,缩短糖化时间,简化生产工艺,提高淀粉的利用率,易于连续化和自动化生产。

2、生物技术的应用

(1)液态深层发酵工艺中食醋产品质量的提高

液态深层发酵法是现代酿醋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它具有易于连续化和自动化大规模生产的优点,但与传统酿醋工艺相比在产品品质上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提高液态深层发酵食醋产品的质量十分重要。

3、生产工艺的革新

分析固、液发酵法的食醋产品,其质量差别主要表现在液态发酵法生产的食醋中酯的含量较少。食醋中的主要酯类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等,液态发酵法生产的食醋中,酯的含量普遍较低,特别是乳酸乙酯的含量极低;除此之外,不挥发性有机酸的含量也较少,而不挥发酸的含量直接影响食醋酸味的柔和;液态发酵法生产的食醋中,风味成分的种类也少于固态法食醋,其中主要表现在酯、酸、醇、醛和和酚的种类上。

3、生产工艺的革新

传统酿醋工艺是采用微生物体系丰富的曲,或经长时间发酵形成众多微生物,通过这些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产生丰富的醇、醛、酮、酸和氨基酸等,使食醋香味浓郁,滋味柔和。因此,可以借鉴传统酿醋工艺的优点,选育性能优良的霉菌、酵母菌及醋酸菌等多种微生物,进行人工纯培养后,按液态法酿醋工艺的要求进行多种微生物的混合共酵,利用不同微生物间的协同作用产生丰富的风味物质,酿成高产优质的食醋。

3、生产工艺的革新

(2)陈酿方法的改进风味和芳香物质对于食醋的质量至关重要,食醋生产中经常采用陈酿的方法,来弥补发酵过程中风味成分不能充分形成的缺陷。其方法主要有醋醅陈酿和醋液陈酿两种。在陈酿过程中,食醋发生一系列的化学、物理变化,这些生化反应多数是非常缓慢的,因此,陈酿期一般为3~6个月,有的甚至长达1年。

3、生产工艺的革新

近年来,运用物理方法催陈食醋等酿造产品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处理方法有:微波法、红外线处理法、热处理法、超声波法、高频电场法、磁场处理法、激光处理法和加压处理法等,但将上述技术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

3、生产工艺的革新

谢谢观看

文档评论(0)

学海无涯苦做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职业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