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2021-11-1408:12:58)▼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根据需要选择

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逐步帮助学生形成统计观念。同时,让学生在简单的方格

纸上进展简单的描点、连线,学会制作简单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对统计图中所反映的信

息进展简单的分析和归纳。

教材提供的素材是甲、乙两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的数据,并分别用已经学过的折线统计

图进展表示。但在教学过程中,我选择更为接近学活的素材——“学生家与学校距离〞

的数据,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制作单式折线

统计图,简单回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及考前须知,进一步稳固和熟悉已学过的折线

统计图的特点。通过折线统计图获取相关信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引发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此根底上让学生自主探究

新知,教师指导并同学生一起完成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发现其特点,学会认识复式折线统

计图,并用其统计分析相关数据,得到相关信息,解决新问题。整个教学过程表达了学生主

体,教师主导的地位,很好的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能力,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

倍数和因数这一内容与原来教材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

再在此根底上认识因数倍数,而现在是在未认识整除的情况下直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数学

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拟难教,这局部内容学生初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拟难掌握的

内容。首先是名称比拟抽象,在现实生活中又不经常接触,对这样的概念教学,要想让学

真正理解、掌握、判断,需要一个长期的消化理解的过程。

这节课我在教学中充分表达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时空和适当的

指导,同时,也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本课的教学中表达了自主化、活动化、合作

化和情意化,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操作实践,举例内化,认识倍数和因数

我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数形结合,变抽象为直观。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2个

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

的意义。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根底上,从动手操作,直观感知,使概念的提醒突破了从抽

象到抽象,从数学到数学,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使

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这样,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用学生已有的数

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减缓难度,效果较好。

〔二〕自主探究,意义建构,找倍数和因数

整个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力求表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整节课中,教师始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

气氛,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

方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中自主获取知识。

新课程提出了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学中的屡次合作不仅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发表意见,

参与讨论,获得知识,发现特征,而且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初步形成合作

与竞争的意识。

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找36的因数对于

刚刚对倍数因数有个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这里我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讨论

交流,学生对自己刚刚的方法进展反思,吸收同伴中好的方法,这时教师再给予有效的指导

和总结。

〔三〕变式拓展,实践应用

.z.

-

练习的设计不仅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而且注意到了练习的层次性,趣味性。在游戏中,

师生互动,激活了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思维不断活泼起来,学生不仅参与率高,而且还较好

地稳固了新知。课上,我能注重自始至终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自信等情感因

素的培养,并及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享受数学,感悟文化魅力。

2、5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认识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丰富多

彩的

文档评论(0)

188****76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