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经方学术源流及临床辨治特点——许家栋.pdfVIP

仲景经方学术源流及临床辨治特点——许家栋.pdf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许家栋,著名经方家,经典经方学术体系带头人,浙江中医药大

学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特聘教授,杭州西湖中医经方研究院名誉院长,

五莲医疗集团皮肤病院区名誉院长。

多年来挖掘、还原张仲景经方医学体系形成“病机解伤寒”的独

到心法,探明《伤寒论》六病开篇“辨”之玄机,形成严谨而丰满的

经方病机方机辨证学术体系。

中医家推荐

经方越来越被推崇,然而拜倒在经方魅力之下的你,是否知道经

方从经验之方,圆融到经典之方都经历了什么吗?是否知道医圣仲景

的理论体系渊源在何处?仲景独特的三阴三阳学术体系又是如何形成

的?围绕上述疑问,许家栋老师在《仲景经方学术源流及临床辨治特

点》为主题的学术讲座中,为我们细细讲述了仲景及其学术体系那精

妙绝伦的“故事”。

■温馨提示:本文约16751字,阅读大概需25分钟。宜泡一壶清

茶,慢品。

▽讲稿实录▽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非常高兴和荣幸来到广州中医药

大学,来到这样一所声名远播、非常优秀的中医药高等学府,跟大家

汇报、交流我对《伤寒》、《金匮》经典经方的一些研究心得和临床

案例,希望大家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一、方源汤液,法出扁鹊

现在很多中医人,包括一些爱好者,对经方都有一种既爱又恨的

感觉。爱,是因为它是我们的医圣张仲景,在中医的一个巅峰状态下,

圆融出的一门法度森严的中医学说,影响了中医发展史一千多年。恨,

是觉得总是找不到思维和方法来研究、学习、解读和应用它,达不到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境界。那么怎么样才能够更接近

仲景的角度去解读和使用经方呢?我希望今天晚上这个课程能给大家

《汉书·艺文志》对经方的定义是这样的,“经方者,本草石之寒

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

之齐,通闭解结,反之于平”,这是它对经方的定义,也是我们研究

和解读经方,并且打开经方神秘之门的一把钥匙。它后边有一段话,

“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

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是在古籍中记载的“中

医”名词,却不是我们现在“中医”的含义,那个“中医”是指中等

水平的医生。我们今天晚上就从仲景学术的缘由来学习经方,探讨他

是从什么方式、什么样的法门去切入到这样一门法度森严的学术当中。

据我个人的了解,仲景的方是来源于《汤液经法》,因为历史记

载张仲景是“学医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谓,识用精微过其师”,也就

是说张仲景是跟着本地的一个医生—张伯祖先生来学医的。张伯祖老

先生的教科书是整个汉代,及汉代之前流行于市面的一种主要的医家

学习的经典。但是后一段话不好理解,为什么说“时人谓,识用精微

过其师”呢?其实跟老师学,一般的情况下,学生不会非常快地超过

老师,这得有一个过程,有一个积淀。既然仲景有超越老师的方法,

那肯定是在某些方面有一种不是老师教书范围之内的方法。后来我读

到《伤寒》的序言,开篇是这么说的,“余每揽越人入虢之诊,望齐

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原来仲景老先生虽然学的是《汤

液经法》,用的理法体系却是赫赫有名的扁鹊先生的。

那么扁鹊先生有什么样的才华和体系让仲景这么折服呢?《史记》

中记载了扁鹊先生的两个医案,第一个医案是治虢国太子的尸厥,第

二个医案是扁鹊见齐桓公。这两个医案都非常典型地诠释了扁鹊的表

里观。比如说扁鹊见齐桓公,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医案,刚开始说

“君有疾在腠理”,第二次说“君有疾在血脉”,第三次说“君有疾

在肠胃”,最后说“君有疾在骨髓”。后面的一段话特别重要——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就是说当邪气处在皮表,最浅的一层

时,可以通过洗热水澡、泡点热水,或者做做运动,发发汗,润润肺

就治好;“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邪气在稍微深一层的话,不是

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到了脏腑的话就得用汤药去荡涤;“在骨髓,

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到了最深的部位,即使司命之神过来也没

得救了。这段话非常客观地影响了仲景的学术体系。我读了《伤寒论》

之后发现,当病在最浅的时候,可以发汗,可以服热汤,比如说五苓

散证,太阳与太阴合病的水逆病,最开始不吃药,怎么办呢?“多饮

暖水,汗出愈”;在血脉,比如说《金匮》的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血痹,

在最浅的一层有血痹的话,其实不用药,“针以阳气”即可,这里非

常圆满和客观地表现了扁鹊体系对仲景体系的影响;“在肠胃,酒醪

之所及也”,肠胃是脏腑里面的代名词,当病在里面的时候,仲景先

文档评论(0)

领航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案的个性定制:修改,审批等。本人已有2年教写相关工作经验,具有基本的教案定制,修改,审批等能力。可承接教案,读后感,检讨书,工作计划书等多方面的个性化服务。欢迎大家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