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桃源县辅警招聘考试真题2023.pdf

常德桃源县辅警招聘考试真题2023.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年常德市桃源县警务辅助人员

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逮捕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

所,在()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A.24小时

B.48小时

C.12小时

D.3日

【答案】:A

2.监察机关对于报案或者举报,应当接受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对于不属于本机

关管辖的,应当()处理。

A.不予受理

B.报送上一级监察机关

C.先予处理

D.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答案】:D

3.民警李某系某县交警大队的中队长,该职务实行()序列。

A.警务指挥职务

B.警务技术职务

C.警员职务

D.警官职务

【答案】:D

4.关于醉酒人员警情处置错误的是()

A.当将醉酒人员带至公安机关进行醒酒时,需有专人看管

B.醉酒人员闹事、损坏公私财物不承担法律责任

C.可以对醉酒人员使用约束带或警绳进行约束

D.轻微醉酒人员优先考虑联系其家属将其领回看管

【答案】:B

5.以下说法有误的是()

A.假期结束时,应按时返回工作岗位,并及时销假。确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返回的,无需履行

续假手续

B.无正当理由,未按规定办理请假手续,不到岗工作的,可按旷工处理

C.假期已满未获准续假,又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且不办理销假手续的,可按旷工处理

D.辅警请休假由本人向所在单位书面提出申请,详细说明事由、地点和起止时间,由所在单位

领导审批同意后,报政工部门备案

【答案】:A

6.根据《人民警察法》规定,对受奖励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规定,可以提前晋

升警衔,并给予一定的()。

A.经济补贴

B.精神奖励

C.政治待遇

D.物质奖励

【答案】:D

7.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必须遵循下列程序()

A.受理上报决定破案销案

B.受理审查决定破案结案

C.受理审查决定破案销案

D.受理审查侦察破案销案

【答案】:C

8.本案中,民警将赵某带回派出所值班室盘问的法律依据()。

A.《刑事诉讼法》

B.《治安管理处罚法》

C.《刑法》

D.《人民警察法》

【答案】:D

9.下列哪项属于对人民警察处分的种类?()。

A.警告

B.禁闭

C.辞退

D.降低警衔

【答案】:A

10.根据《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因疏于管理导致被盘问人在继续盘问期

间非正常死亡的,对公安派出所的主要负责人予以()。

A.撤职

B.记过

C.警告

D.记大过

【答案】:A

11.下列行政案件中,不构成敲诈勒索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是()。

A.丙因华某与自己老婆通奸,以报复小孩为由向华某索要现金1000元

B.丁以到北京上访为由,向乡政府索要现金1000元

C.甲是某局领导,以提拔重用为由,向下属索要现金1000元

D.乙以揭发黄某隐私为由,向黄某索要现金1000元

【答案】:C

12.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属于(),应予治

安管理处罚。

A.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B.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

C.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D.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答案】:C

13.《监察法》规定,被调查人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或者死亡的,由监

察机关提请()依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A.上级监察机关

B.省级人民检察院

C.人民检察院

D.公安机关

【答案】:C

14.具有批准逮捕权限的只有()

A.人民检察院和国家安全部门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

【答案】:B

15.对经过盘查后排除可疑的,应当()。

A.再继续深究

B.礼貌放行

C.上铐后将随身物品再检查一遍

D.先予放行,暂扣证件

【答案】:B

16.新闻媒体等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以下()行为:①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事件信

息;②报道、传播可能引起模仿的恐怖活动的实施细节;③发布恐怖事件中残忍、

不人道的场景;④未经批准,报道、传播现场应对处置的工作人员、人质身份信

息和应对处置行动情况的。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17.对在抢险救灾、重大突发事件处置、重大活动安全保卫、重大案件侦破等工作

中成绩特别突出的个人,必要时,可以简化程序,由奖励批准机

文档评论(0)

乐毅淘文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