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1785-2024山苍子培育技术规程.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5.020.20

CCSB66

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785—2024

山苍子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ultivationofLitseacubeba

2024-01-25发布2024-05-01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苗木培育1

5造林技术3

6抚育管理4

7果实采收及处理5

附录A(规范性)山苍子实生苗苗木质量分级表6

附录B(规范性)主要病虫害防治表7

DB52/T178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贵州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黔中香绿色产业有限公司、黎平县林业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戴晓勇、袁丛军、杨安学、丁访军、赵勤、罗在柒、杨冰、吴跃开、刘发明、

李永荣、蒋福军、杨通荣、王荣贵、陈天强。

II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苍子(Litseacubeba(Lour.)Pers.)的苗木培育、造林技术、抚育管理、采收及处理。

本文件适用于山苍子果用林的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772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LY/T2541山苍子栽培技术规程

LY/T2942山苍子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苗木培育

4.1种子采集处理

4.1.1种子采集

应选择年龄7年以上、结实多、种粒饱满的健康母株采集果实。9月上旬至10月中旬果皮变成黑色时

采集。

4.1.2种子脱粒

将果实堆沤3d~5d后,人工搓揉除去果皮和果肉,用清水漂洗除去杂质、霉烂和不饱满的种子后,

摊晾阴干。

4.2种子检验

应按GB/T2772执行。

4.3种子贮藏

将阴干的种子与河沙按3:1均匀混合,在常温条件下沙藏,种子量少采用箩筐盛装沙藏;种子量大

需垒床沙藏,床宽1m,床高35cm~40cm,长度依据种子量和地势情况而定,露天沙藏要搭棚遮阴挡

雨。沙藏前在底层铺5cm厚的河沙,将混合的河沙和种子铺放好后,再覆盖一层3cm~4cm河沙。

4.4育苗地准备

4.4.1苗圃地选择

应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土壤厚度40cm以上、疏松肥沃、pH5.0~6.5的壤土作苗圃地。

4.4.2整地作床

苗圃地深耕25cm~30cm,起垄作育苗床,苗床宽1.0m~1.2m,床高和沟间距20cm~30cm,长

度依地势而定。

4.4.3土壤消毒

应按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312413300004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