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VIP

重庆市渝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3年秋季学期学业质量监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2分)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届大会以“团结、行动、落实”为主题。下列理念不符合的是

A.低碳技术 B.能源转型 C.燃煤发电 D.生态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A、低碳技术有利于环保,该理念符合;

B、能源转型,将化石能源转化为新能源,既能保护资源,又能保护环境,该理念符合;

C、燃煤会污染环境,该理念不符合;

D、生态发展,有利于人和自然和平相处,该理念符合。

故选C。

2.渝北剪纸是重庆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下列工艺过程有化学变化的是

A.油灯熏制 B.图案绘制 C.剪刀雕刻 D.剪纸装裱

【答案】A

【解析】

【详解】A、油灯熏制过程中有炭黑生成,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图案绘制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剪刀雕刻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剪纸装裱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因精确测定铟元素的原子量数据而被国际标准采纳的中国“两院”院士是

A.袁隆平 B.张青莲 C.屠呦呦 D.杨振宁

【答案】B

【解析】

【详解】A、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是享誉全球的“杂交水稻之父”。A不符合题意;

B、中国“两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主持测定了铟(In)、铱(Ir)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因精确测定铟元素的原子量数据而被国际标准采纳。B符合题意;

C、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为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C不符合题意;

D、杨振宁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B。

4.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滴加液体

C.量取液体 D.过滤液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示实验操作错误。

B、胶头滴管取用液体时,要“悬空中放”,不能伸入试管内,更不能接触试管壁,图示使用操作错误。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使用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原则,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②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①盛混合物的烧杯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下端轻靠三层滤纸处;③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图示使用操作正确。

故选:D。

5.当火灾发生初期,人们迅速将灭火毯覆盖在可燃物上就达到灭火目的,其灭火的原理

A.隔绝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答案】C

【解析】

【详解】燃烧的条件有三个: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的方法有三个: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将灭火毯覆盖在可燃物上灭火,其灭火的原理是隔绝空气。故选C。

6.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所表示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O2——氧气中有2个氧原子 B.Ca2+——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2H———2个氢元素 D.2NO——2个一氧化氮分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化学式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的该元素原子的个数,所以O2右下角的2表示每个氧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故A错误;

B、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的电荷数,Ca2+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故B错误;

C、元素符号之前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H中2表示2个氢原子,故C错误;

D、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的该元素原子的个数,故NO2表示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D正确。

故选D。

7.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用于切割大理石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霓虹灯

C.石墨具有导电性——用来做电极 D.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可作发热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大理石,故A正确;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学语文、数学相关练习及复习资料;商业综合体商管管理资料;建筑工程相关技术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