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湖北卷)(考试版A4).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湖北卷)

化学

(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一、选择题(共13个题,共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用白醋清除水垢

B.汽油洗油污

C.用稀盐酸洗去铁锈

D.用波尔多液给鱼塘消毒

2.化学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可以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和能源

B.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每人每天都应当通过保健品补充各种维生素

C.温室大棚用二氧化碳作气肥,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

D.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对解决淡水危机有重要意义

3.“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下列劳动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施用碳酸氢铵后用土盖住

碳酸氢铵难溶于水

B

用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可溶性钙盐

C

将天然气报警器安装在炉具墙壁上方

天然气可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D

用干布擦拭被雨淋湿的自行车

铁与氧气、水会反应生成铁锈

4.某同学演示酸碱中和实验,并利用反应后的溶液获得Na2SO4固体,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A.溶解 B.稀释

C.中和 D.蒸发

5.我国科研团队合作完成的“镁基固态储氢材料与系统”荣获2023年国际“镁未来技术奖”。镁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镁的元素名称是Mg B.镁离子电子层数为3

C.镁原子质量为24.31 D.镁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6.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60个碳原子:C60B.硝酸铵中的阳离子是

C.溴化钠:BrNaD.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7.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之间有间隔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氧分子体积变小

C.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水分子的质量变小

D.过氧化氢溶液属于混合物——由不同的分子构成

8.慧慧同学将维C泡腾片(主要成分如图所示)放入水中,发现有许多气泡产生,她得出了下面的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人体缺少维生素C易患夜盲症

C.维生素和碳酸氢钠都属于有机物D.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

9.将尿素和水以1:10的比例混合喷洒在农作物上,能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配制杀虫剂尿素溶液的过程如下图,结合图表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A.图1搅拌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图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图2中溶液为尿素的饱和溶液 D.图2溶液能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

温度/℃

20

40

60

80

100

尿素溶解度/g

108

167

251

400

733

10.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A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溶解、过滤、蒸发

B

测定柠檬汁的pH

取样,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对照

C

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

灼烧闻气味

D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

加过量铁粉、过滤

11.为减少汽车尾气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造成污染,可以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丁是形成酸雨的气体之一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11

12.《天工开物》中关于“烧石成灰”的记载如下:“每煤饼一层,垒石(堆石灰石)一层.....灼火燔之(灼烧石灰石)。”“烧酥石性....以水沃(淋)之,亦自解散。”“水调粘合,用以砌墙。”下列对记载内容的阐释,错误的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数学思维提升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数学教育多年,对开发学生思维,提升整体解析力具有独到的见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