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山洪沟治理工程施工设计说明.doc

清水河山洪沟治理工程施工设计说明.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清水河山洪沟治理工程

施工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述

本工程位于,本次河道治理长度5.56km,其中清水河长3.026km、左支沟1.174km、右支沟1.36km;河道疏浚长度4.071km,其中清水河1.537km,分别为Q0+000~Q0+520段520m、Q0+690~Q0+820段130m、Q2+139~Q3+026段887m,左支沟全段疏浚1.174km、右支沟全段疏浚1.36km。

本次河道整治主体方案为:

(1)河道疏浚:对左支沟全段1.174km,右支沟全段1.36km,清水河Q0+000~Q0+520段520m、Q0+690~Q0+820段130m、Q2+139~Q3+026段887m总计4.071km进行河道疏浚,清理河槽内杂物、孤石等。

(2)新建挡墙:Q0+469~Q0+519段左岸28m、右岸53m新建浆砌块石挡墙。

(3)新建人行步道:Q0+507~Q0+720段左岸187m、右岸198m已建挡墙顶部,Q0+823~Q0+981段右岸156m已建护岸顶部新建2.5m宽人行步道。

(4)新建护岸:Q0+981~Q3+026段左岸、右岸新建护岸及2m或1.5m宽人行步道(局部段利用已成道路作人行步道)。

(5)主要附属设施:改造公路涵洞2座,拆除人行桥11座(6座恢复成板桥、4座改造成拦水堰),新建跌水井1座,新建梯步11处。

二、设计规范、标准

(1)《防洪标准》(GB50201-2014);

(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

(3)《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技术规范》(SL/T778-2019);

(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

(5)《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

(7)《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T171-2020);

(8)《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2014);

(9)《水利水电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设计规范》(SL654-2014);

(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1)《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

(12)《河道整治设计规范》(GB50707-2011);

(13)《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

(1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1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290-2014);

(16)《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225-98);

(17)《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13);

(1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19)《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15);

(20)《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L/T5389-2007);

(2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22)《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三、工程等级与设计标准

2.1工程等级

本工程堤防的级别为5级。其主要建筑物按5级设计,次要建筑物按5级设计,临时性建筑物按5级设计。

2.2防洪标准

本工程的主要防护对象为永川区红炉镇清水河山洪沟两岸居民、房屋及农田、道路等设施。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及《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的规定,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工程区位于乡村防护区,规划非农业人口小于10万人,城镇等别为Ⅳ等,确定本工程防洪标准按10年一遇(P=10%)。

2.3排涝标准

根据工程保护区的地形地势、汇水特点,本工程保护范围内排涝标准按5年一遇设计。

2.4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要求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设计规范》(SL654-2014),本工程级别为5级,合理使用年限为20年。堤防混凝土所处的侵蚀环境类别为三类。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5,混凝土抗冻等级为F50。

2.5抗震设计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本工程不在修改评价范围之内,工程场地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四、工程水文

4.1自然地理及流域概况

本工程位于永川区红炉镇,主要治理河段为小安溪右岸一级支流清水河及清水河左、右支流。

(1)自然地理

红炉镇位于永川区西部,英山山脉北西翼的浅丘地带,地处东经1°44′,北纬29°21′,东依青峰镇和来苏镇,西靠荣昌县、永荣镇连界,北接大足县邮亭镇和双石镇,南临宝峰镇和泸州市泸县,幅员面积达64平方公里。

(2)流域及河流

文档评论(0)

ze1222307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