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中考语文重点篇目专题复习-第一篇《论语-十二章》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pptx

辽宁省中考语文重点篇目专题复习-第一篇《论语-十二章》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论语》十二章;原文展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一、文学常识

1.《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统计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说;冷水;吃饭;当,做;疑惑;表示顺接关系,可译为“然后”;代词,代人、事或物,;7.重点句子翻译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人吗?

(3)吾日三省吾身。

我天天屡次反省自己。

(4)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温习学过知识,能够得到新了解与体会,能够凭(这)做老师了。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却不思索,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学业)有疑惑。;(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道学习人比不上喜爱学习人,喜爱学习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人。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能够作为我老师人。

(8)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事,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正当伎俩得到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是天上浮云一样。;三、文意了解与探究

1.(·阜新模拟)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中,能够看出孔子怎样交友标准和态度?

①标准:选择志同道合???做朋友。②态度:视交友为乐事。

2.(·丹东模拟)做到孔子教诲“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做到“人不知而不愠”益处有:①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抑制自己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②宽容对待他人,能让人际关系更友好融洽。

3.(·辽阳模拟)《论语》在叙述“学”与“思”关系时,为何不先说“思而不学则殆”,而是先说“学而不思则罔”?说说你了解。

“学”是“思”先决条件,先学后思符合认知规律。;4.(·锦州模拟)“博学而笃志”一句中“博学”和“笃志”二者有什么关系?

“博学”与“笃志”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不可少且非常关键两大原因,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个人要实现远大理想就需要有渊博知识。除了拥有渊博知识,还需要有坚定意志。假如将坚定意志比作一颗好种子,那么渊博知识就是肥料,能够培养出花和果来。

5.(·丹东模拟)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说法,今天我们阅读《论语》依然获益匪浅。请结合文中相关学习态度方面语句,谈谈你取得启示。

示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论人多有才华,都必须要谦虚,每个人都能做自己老师,从每个人身上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们优点,以他们短处来警醒自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8****00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