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 大单元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ppt

9古诗三首 大单元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尽管南宋君昏臣庸,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那报国的赤子之心至死不渝,他在临终之际留下一纸遗嘱——忧国忧民这一刻,你想说些什么呢?选择一题,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①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你想说些什么?②面对在金统治地区里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百姓,你想说些什么?③面对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的诗人陆游,你又想说些什么?我们的诗人最终带着满腔的遗憾离开人世,但是诗人那忧国忧民的情怀、对祖国无限的热爱都凝聚在这首古诗里,那一字一句始终萦绕在我们心头。最后让我们一起试着背诵这首诗吧!陆游盼望朝廷收复失地,却次次落空。唐朝诗人杜甫终于听到了收复失地的好消息,他会是怎样的心情?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第2课时作者简介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与李白合称为“李杜”。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杜甫(712—770)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听说[唐]杜甫黄河唐朝军队。黄河以南以北地区,那里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杜甫听说了唐王朝的军队收复了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的消息。理解诗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快要天亮。篱笆做的门。诗人在秋天的黎明走出篱笆门迎着习习的凉风时的感想。了解作者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其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等。王昌龄(约698—约757)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了解作者字务观,号放翁。其代表作有《书愤》《示儿》《游山西村》等。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写作背景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就是描写这期间边塞战士的。《从军行》这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的秋天,当时陆游已经六十八岁了,罢归山阴故里已经四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有感情地朗读看注释看插图想象画面结合写作背景理解结合诗人生平理解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默读这两首古诗,边读边看注释。读完一句想想这句的意思,读完一首,想想整首诗的意思。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以边读边与同桌讨论。活动二:对比阅读,感悟诗词中的家国大义望南望王师又一年。再读两首古诗,两首诗歌里都出现的一个字是哪个字?孤城遥望玉门关。读古诗,对比“望”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表格。“望”谁“望”“望”什么为什么“望”“望”的时候心情如何《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在《从军行》中,是谁在遥望呢?他们“望”到了什么呢?戍边将士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祁连山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边城。古关名,大唐的军事要塞,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青海雪山玉门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自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连绵不断的大片阴云遮暗了雪山,一座城关孤独的矗立在沙漠中,和它遥遥相对的是玉门关。“暗雪山”中的“暗”字应如何理解?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边疆生活艰辛,战场拼杀凶险边塞“暗”远离家乡和亲人,不能团聚将士心情“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既描绘出了边塞防线的景色,也渲染了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饱含着苍凉悲壮的情调。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边塞荒凉、肃杀的感觉,可以读得低沉、缓慢一些。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戍边将士们又是怎样做的呢?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穿透,磨破。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区的各部族政权。将士们在塞外身经百战,飞扬的黄沙都磨破了身上的铠甲,但只要边患仍在,就绝不返乡。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战场环境特点时间漫长、战争频繁誓死报国边塞生活虽艰苦,思乡之情尤深重;但却磨灭不掉戍边将士心中那杀敌报国的雄心大志。有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33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102606500002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