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选择课程第32单元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第63讲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提能训练.docVIP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选择课程第32单元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第63讲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提能训练.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事件考试概述在《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的历史卷中,第32单元的主题是“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两个重要的知识点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1史学入门记述学者班彪编写《史记》一百余篇,并且肯定了司马迁有“良史之才”的能力然而,班彪也指出,虽然司马迁能够遵循《五经》的原则去写史书,但他的著作并不能像圣人一样公正地评判历史2司料研读针对第32单元的内容,我们重点分析了《史记》的写作方法,特别是对《汉书》《史记后传》这两部巨著的

第32单元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第63讲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

一、选择题

1.(2024·海口)东汉史学家班彪作《史记后传》百余篇,肯定司马迁有“良史之才”,但批评司马迁不能依五经之法言,不能同圣人之是非。这一史实最适合用来说明(D)

A.《史记》开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

B.班彪仿《史记》撰写《汉书》

C.汉代史书的撰写受到政府鼓励

D.儒家正统思想影响史书编撰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东汉史学家班彪仿《史记》,续写纪传体《史记后传》百余篇,这体现了《史记》的纪传体通史影响之深远,材料中“批评司马迁不能依五经之法言,不能同圣人之是非”体现出班彪强调用儒家正统思想撰写史书,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强调《史记》的地位和影响,排除A、B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对撰写史书的态度,排除C项。

2.(2024·深圳)据考证,曾侯乙编钟上的一句铭文为“临有江夏”,提到了“夏水”,这与《左传》中记载公元前529年楚灵王在乾溪之役(楚国内乱)众叛亲离后“王沿夏,将欲入鄢”中的“夏”一致,都是汉水别名。这表明(C)

A.文物比文献记载更可靠

B.曾国建国于春秋中晚期

C.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

D.曾楚两国有过正面交锋

[解析]据材料“曾侯乙编钟上的一句铭文……《左传》中记载公元前529年楚灵王在乾溪之役(楚国内乱)众叛亲离”可知,文物属于实物史料,《左传》属于文献史料,相互佐证既有利于史料证伪,也有利于还原历史事实,C项正确;文物与文献是否可靠要经过考证,排除A项;曾国建国于何时材料未提到,排除B项;题干信息中唯一提到的战争“乾溪之役”属于楚国内乱,排除D项。

3.(2024·遂宁)我国古代历史叙述多采用寓褒贬于记事的“春秋笔法”,如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灵公荒淫无度,民不聊生,最终为赵盾族弟赵穿所杀。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弑君。”赵盾感到冤枉,辩解道:“弑者,赵穿,我无罪。”董狐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孔子赞其为“董狐直笔”。这说明(D)

A.史官董狐坚守历史书写的客观性

B.官修史书所记载的史事不足为信

C.对历史的记录应采用“春秋笔法”

D.历史真相与历史价值观不宜混淆

[解析]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灵公因荒淫无度,导致民不聊生,最终为赵盾族弟赵穿所杀,此为历史真相,但太史董狐却记载道:“赵盾弑君。”孔子从历史价值观出发,赞其为“董狐直笔”,说明历史真相与历史价值观不宜混淆,否则就会造成历史叙事错乱,D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我国古代历史叙述多采用寓褒贬于记事的‘春秋笔法’”,而非强调“史官董狐记述历史的客观性”,排除A项;B项说法违背史实,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我国古代历史叙述多采用寓褒贬于记事的‘春秋笔法’”,而非主张“对历史的记录应采用‘春秋笔法’”,排除C项。

4.(2024·武昌)东晋名士桓伊虽出身累世为官的门阀士族,但他为人谦素,文武双全,淝水之战后,因军功封侯,为政宽恤,安抚士民,“百姓赖焉”,后卒于任上,谥号烈。他还是著名的音乐家,善吹笛,号称“江左第一”,有“笛圣”之称,相传著名琴曲《梅花三弄》就是根据他的笛谱而改编。据此可知(D)

A.桓伊凭借才艺扬名于世

B.依靠淝水之战成就桓伊

C.应注重人物的阶级属性

D.评价人物应有开放思维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桓伊既是猛将,又是名士,也是忠臣,集豪情、才情于一身,说明评价人物应有开放思维,D项正确;桓伊的才艺、淝水之战的战功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比较片面,排除A、B两项;不能因为桓伊出身累世为官的门阀士族就否定他,排除C项。

5.(2024·武汉)下表是唐代歌咏昭君出塞的诗歌。

作者

内容

张仲素

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卢照邻

汉宫草应绿,胡庭沙正飞。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

张祜

汉庭无大议,戎虏几先和。莫羡倾城色,昭君恨最多

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C)

A.不同来源的史料难以互证

B.昭君出塞促进了蒙汉交融

C.个体的立场影响历史解释

D.唐蕃会盟停止了民族纷争

[解析]据材料可知同样是对昭君出塞的描述,唐代三位诗人的看法各不相同,张仲素从昭君出塞减少了战争,有利于社会稳定角度进行评价,卢照邻从昭君出塞后思念故土的角度进行说明,张枯则认为昭君出塞到少数民族之地充满幽怨,三人从不同的立场看待昭君出塞,体现了个体的立场影响历史解释,C项正确;材料涉及同一历史事件,因主体立场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历史解释,与史料来源没有关系,排除A项;昭君出塞是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不涉及蒙古,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唐蕃会盟,排除D项。

6.(2024·乌鲁木齐)有学者研究“敦煌”得名考原。从史书遗留的河西民族的词汇分析,先后生活于敦煌一带的月氏、乌孙、匈奴所操的语言皆为突厥语。突厥语tawuz一词意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