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策略(全文).pdf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策略(全文).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策略(全文)

研究表明,冠状动脉(冠脉)慢性闭塞病变(chronictotalocclusions:

CTO)的血运重建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1,2]。近几年,随着介入器具

及治疗策略的进展,CTO介入治疗成功的比例越来越高,本文对CTO介

入治疗策略做一综述。

1.CTO血运重建的适应症

对于CTO病变的介入治疗,2011ACC指南为Ⅱa类推荐,2012年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为ⅡaB类推荐。介入治疗的适应症为:优

化药物治疗仍不能控制的心绞痛、闭塞病变形态适宜介入治疗、无创检查

显示病变血管所支配的区域出现大面积的心肌缺血性改变、重要功能血管

及血管近端发生病变者。

2.预测CTO病变开通的因素

研究表明[3]决定CTO病变具体治疗策略的因素有:临床特征如年

龄、心脏功能、合并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慢阻肺等);血

管解剖学特征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预估等。血管解剖特征包括闭塞近

端、闭塞段内、闭塞远端和侧支循环部分,前三者决定于正向治疗的成功

率,后者对逆向介入至关重要。同时闭塞时间、长度、形态、迂曲、有无

分支血管、桥侧支情况及钙化程度等对PCI成功与否有重要的影响。血管

迂曲将增加导丝穿透血管壁的风险[4],鼠尾状的闭塞段血管具有较高

的手术成功率,而桥侧支且其呈“水母头”样,其PCI成功率低,易发导丝

穿孔等。靶病变位于开口部位的CTO病变、迂曲病变、钙化病变PCI成

功率也低。

目前,一些评分方法影响CTO病变的手术策略。J-CTO评分(日

本多中心慢性完全闭塞注册研究)[5]包括:病变长度>20mm、钙化、

成角>45°、钝头样闭塞(Bluntstump)、首次治疗失败,其从J-CTO

registry研究中发展得来,是一种评估CTO-PCI难易程度的方式,一般

认为0分容易,90%可以30分钟内导丝成功通过闭塞病变,1-2分中等

难度,≥3分非常困难,成功率低。此评分一经推出便被广泛应用,具有

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经临床应用逐渐发现J-CTO评分的局限性,

特别是缺少了对侧支循环的评价,因此并不十分适合要进行逆向治疗的病

例。近一年来逐渐出现了几种新的CTOPCI评分方法,如ProgressCTO

评分、ORA评分等。其中ProgressCTO评分特别将侧支循环是否适合介

入器械通过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使术者在术前对于CTO病变有了更加全

面的了解。ProgressCTO[6]是一项CTOPCI的前瞻性注册研究,总共

762名研究对象。多变量分析最终确定了4个手术失败的独立预测因素,

包括近端纤维帽模糊不清、没有适合介入器械通过的侧支血管、闭塞段迂

曲和闭塞病变位于回旋支,每个因素计为1分,相比于J-CTO评分更加

简单,尤其是对逆向操作的可行性的评估更加符合CTOhybridPCI治疗

理念。Galassi[7]等发现,ORA评分较高提示PCI治疗的技术成功率,其

评价内容包括开口处病变、Rentrop分级和年龄:年龄>75岁-1分;开

口处病变-1分;Rentrop<2-2分。研究显示,ORA评分模型的区分

能力优于J-CTO评分,且简单、便于记忆,可与J-CTO评分联合使用。

3.CTO病变的开通策略

目前,对于CTO病变常用的有四种开通方法,即正向导丝开通

(AntegradeWireEscalation:AWE)、逆向导丝开通(ReversalWire

Escalation:RWE)、正向内膜下回真腔(AntegradeDissectionRe-

EntryTechniques

文档评论(0)

151****63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