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无处不有—B3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活动设计【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pdf

恐龙无处不有—B3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活动设计【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恐龙无处不有》活动设计

主题与目标:了解作家作品,感知课文内容,明确说明对象和说

明顺序。

揣摩文章语言,体会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

默风趣的特点。

学生情况: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语文素养,具有一

定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可以完成生字词的积累和文

章内容的简单梳理。经过八年级上期的事物说明文的

学习,学生对说明文的体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

有一定了解,为学习事理说明文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但本文蕴含的个别专业术语较深奥。同时,学生知道

说明顺序却难以叙述清楚说明的过程,所以,学生学

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探究任务:揣摩文章语言,体会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

风趣的特点。

活动过程:

一、新课导入

如今统治地球的是人类,人类的历史也不过几百万年。在人类出

现之前,曾有一种爬行动物统治过地球,这种爬行动物是什么呢?

(恐龙)然而在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六千万年的

恐龙突然消失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一个谜。如今在不同的

地区发现了恐龙化石,这意味着什么呢?恐龙灭绝的原因又是什

么呢?对此,美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针对上述两个问题

分别做出了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短文。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美国科幻

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儒勒·凡尔纳、赫伯特·乔治·威

尔斯并称为科幻史上的三巨头,同时还与罗伯特·海因莱因、亚

瑟·克拉克并列为科幻小说三巨头。阿西莫夫一生著述近500本,

题材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代表作有

《基地》《新疆域》等。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骨骼(gé)鸟臀目(tún)

岛屿链(yǔ)深渊(yuān)褶皱(zhě)

携带(xié)覆盖(fù)

(2)词语释义

不解之谜:解不开的谜,比喻还没有弄明白的或难以理解的事物。

迹象:指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事物的过去或

将来。

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褶皱:文中指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连续弯曲的构

造形式。

携带:随身带着。

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非常寒冷。

覆盖:遮盖。

(3)词语辨析

“天衣无缝”和“完美无缺”两个词都有“十分完美”的意思。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儿破绽,侧重指事物的细致周到,

严密完备,找不出什么缺漏或弱点。“完美无缺”只形容极其完

美,可用于人,而“天衣无缝”则不能。

三、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恐龙无处不有》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示例: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大陆漂移假说。

2.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示例: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说明不同科学领域

是紧密相连的,点明中心,总领全文。第二部分(2~14):举例

说明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佐证大陆漂移假说,印证主旨。第

三部分(15):总结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说提供新的

证据,结束全文,突出主旨。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结构文章的?

示例: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提出问题: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恐龙并不适应南极的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

个大陆去的?寻找: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

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

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后来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

龙而去。得出结论:恐龙无处不有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

力证据。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第1自然段的两句话起什么作用?

示例:开篇突发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用“紧密相连”

“产生影响”揭示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暗示了文章所要说明的中

心内容。

2.第2自然段说明了什么?

示例:举例子,介绍南极发现了恐龙化石骨骼,从而说明一个科

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3.第5自然段在结构有什么作用?

示例:这是一个过渡段,前一部分承接上文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这一事实,后一部分用设问引出大陆漂移假说。

4.第11自然段括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