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复习重点题库 变态心理学.pdf

期末考试复习重点题库 变态心理学.pdf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绪论

1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和揭示心理异常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

门学科。研究内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异常,包括认知活动、情感活动、

动机和意志行为活动、智力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研究方法:

观察法、个案调查法、实验法、心理测验和行为评定量表法。

2判别心理异常的指标:统计学指标、社会适应性和评价的指标、以个

人经验为指标、以客观检查结果为指标(生理和组织的检查指标;心理

实验和心理测验的检查指标),因为在上述四个指标里,几乎没有一个能

在单独使用时完全解决问题,所以应该综合使用。

3心理异常的轻重怎样辨别?反映机能、社会功能、自知力等等方面的

区别。

4西方变心发展简史:①希波克拉底:早已把心理异常现象区分为狂病、

郁病和昏迷。②阿克列比亚德首先使用了“心理障碍”与“心理缺损”

等名称。③格伦则根据病人的心理状态区分了感觉病症、记忆病症和心

理错乱等三种类型的障碍。几次变革:从黑暗愚昧走向复兴的比奈尔时

代的变更;从思辨走向实验的克雷丕林的变更;从病人的外部走向病人

内心的弗洛伊德的变更;从医院走向社会的阿尔比和卡普兰等人的现代

的变更。

二.心理异常的生物学基础

1生物医学观点:运用生理学或生物学的因素来解释各种心理异常现象

或各种精神疾患,同时主要采取生物学方法来加以治疗,称为变心的生

物医学观点。该观点认为社会因素只有在具有敏感或衰弱素质的人才会

激发精神疾患,这里素质因素属生物学范畴,主要贡献:化学药物治疗

2司培林创立的“大脑两半球机能不对称”的主要内容:所谓右半球对

心理机能不起主要作用的看法是不成立的,因为非语言形式的心理机能,

如形象的感知和记忆等均由右半球来完成,大脑两半球既有分工又相互

补充,相互制约,相互代偿,所谓“优势”也只是相对的,只有左右半

球的协同工作,才是人类正常心理活动的可靠保证。

3睡眠时相:是大脑皮层从觉醒到睡眠状态或从睡眠到觉醒的一种过渡

的机能状态。包括:正常相、均等相、反常相、超反常相、麻醉相和抑

制相这些机能。超反常时相可能是妄想、幻觉的病理基础。

4影响情绪、行为、记忆、应激状态的主要神经递质:中枢神经递质①

乙酰胆碱Ach②儿茶酚胺CA③去甲肾上腺素NE④多巴胺DA⑤5-羟色

胺5-HT⑥r-氨基丁酸GABA⑦神经肽

5克雷培林把精神病分为:①伴有精神障碍的已知的躯体疾病—包括脑

疾病、躯体病、中毒②未见病理解剖所见的内因性精神病—包括真性癫

痫、狂躁抑郁③人格的偏离和反应状态—包括病态人格和心因性反应。

三.行为障碍的心理学观点

1心理动力学主要观点:强调无意识领域中的心理冲突在造成心理异常

方面起的重要作用,认为人得内在矛盾冲突或情绪扰乱是精神疾病的根

源。弗洛伊德的主要贡献:①第一次提出人的心理变态并不都是由大脑

的生理和解剖结构的损害引起,从病人的内心深处挖掘精神疾患的原因,

被誉为变态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②强调本能冲

动和欲望是人的心理动力;③提出心理的“防御机制”的概念。心理防

御机制:认为在人的无意识中有一种自发的心理调整机能,在一定的程

度上能使人的内心矛盾冲突得以缓和,烦恼和不安得以减轻或消除,使

人的心理活动恢复及保持某种稳定状态;主要内容:压抑→强迫性症状;

否认→分离性障碍;退行→神经症,强迫,恐惧症,焦虑;抵消→躯体

性障碍,强迫性仪式;投射→妄想症,如果运用过度,就会严重妨碍人

们从根本上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甚至可能成为导致心理障碍的一个根

源。

2新弗洛伊德学派的共同观点是:强调社会文化的影响而反对弗洛伊德

的本能冲动论和泛性论。

3行为主义的主要内容:;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桑代克(学习效率现

象);巴普洛夫(应答性条件反射实验);斯金纳(心理异常是一种特殊的

学习获得性行为);华生(主张用客观的实验的方法进行严格科学研究);

沃尔普(系统脱敏疗法)

4人本主义观点强调人的价值和意义;人类最基本动机是自我实现;儿

童产生“代价条件”观念,就会形成一种软弱与破裂的自我概念。罗杰

斯提出来访者中心疗法和交友小组疗法。

5认知心理学认为心理障碍来源于错误的认知,是受人的有意识的支配

的。埃利斯创立理论—情绪疗法,贝克认为认知歪曲表现为消极自动式

思维,认知转变疗法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识别自动式思维,识别认知错误

和真实检验等程序,从而改变失调的情绪与行为。

四.心理异常的社会-文化根源

1生理学因素决定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存在,社会文化因素决定着心理现

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方向2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人群心理异常的病患率

高的原因:①社会经济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