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14单元政治制度第41讲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提能训练.docVIP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14单元政治制度第41讲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提能训练.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itle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14单元政治制度第41讲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提能训练SummaryInthispartofthe复习,wewillfocusonChinesepolitical制度sdevelopmentandformationovertimeinChinaWewillfirstdiscussitsrootsandevolutionfromancienttimesto

第14单元政治制度第41讲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一、选择题

1.下表是西周部分职官及其职能统计表。据此可知,西周时期(C)

职官

职能

小宰

听师田以简稽(查核),听闾里(乡里)以版图

遂人

掌邦之野,以土地之图经田野

土训

掌道地图,以诏地事

司险

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

冢人

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墓地)而为之图

A.绘图是职官基本技能之一

B.土地私有制度已经确立

C.政府重视实地考察与管理

D.古代官制逐渐走向成熟

[解析]根据材料“西周部分职官及其职能统计表”可知,表中所列举的西周官员的职能都涉及地图的测绘与使用,这说明西周政权重视实地考察与管理,C项正确;材料只列举了西周部分职官利用地图开展工作,并不能说明整个行政官员群体都需要掌握绘图技能,排除A项;虽然“遂人”“土训”等官员工作内容与土地有关,但土地私有制度在西周并未出现,西周时期的土地所有制是国有制,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西周官员的职能划分细致,但西周官制并不成熟,排除D项。

2.(2024·张掖)春秋列国在诸大夫会议和国人会议中讨论的和决定的多是国之大事。国君如有认为犯了玷辱邦国的错误,即使是不可避免的,也应当在诸大夫会议上,特别是在国人会议上,对众表示罪己,建议改立自己的儿子或公族他人为君。这一现象表明春秋时期(B)

A.政治局势分裂动荡

B.具有原始民主制的遗风

C.贵族拥有广泛特权

D.思想争鸣影响政治稳定

[解析]根据本题材料“对众表示罪己,建议改立自己的儿子或公族他人为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诸大夫会议和国人会议拥有较大的权力,甚至可以参与国君的废立,这表明春秋时期具有原始民主制的遗风,B项正确;大夫和国人通过召开会议的方式影响政治,但并不一定会导致政局的动荡,春秋时期政局的动荡多是分封宗法制的瓦解以及诸侯争霸引起的,排除A项;诸大夫会议和国人会议的召开并不能表明贵族拥有特权,排除C项;诸大夫会议和国人会议并不是诸子百家思想争鸣的体现,排除D项。

3.(2024·宜昌)关于上行文体(下级向上级所呈递公文的一种文体),先秦时期,一般臣庶向君主言事,多称“上书”,而秦朝则把臣下上书改称为“奏”。从字形、字义上,“奏”蕴含以手恭敬、惧畏地进献的意思。这种文体称谓的转变(B)

A.说明封建等级制度正式确立

B.体现了皇权的政治文化诉求

C.反映了秦朝实现统一的愿望

D.表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解析]根据材料“先秦时期,一般臣庶向君主言事,多称‘上书’,而秦朝则把臣下上书改称为‘奏’。……‘奏’蕴含以手恭敬、惧畏地进献的意思”可知,秦朝时期臣下对君主的上书具有以手恭敬、惧畏地进献的含义,这是秦朝皇权至高无上的必然要求,说明文体称谓的转变具有强化专制统治的色彩,B项正确;秦朝废除了西周时期的封建等级制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秦朝实现统一的相关信息,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4.(2024·丹东)《岳麓秦简(肆)》载:“有令女子、小童行制书者,赀二甲。”“毋敢令年未盈十四岁者行县官恒书,不从令者,赀一甲。”这些规定旨在(A)

A.保证文书快速安全传送

B.建立全国文书传送系统

C.尽可能地节约人力物力

D.通过严酷刑罚加强皇权

[解析]根据材料“有令女子、小童行制书者,赀二甲”“毋敢令年未盈十四岁者行县官恒书,不从令者,赀一甲”可知,秦代对不同性质的文书传递者的身份都有严格的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此项规定旨在保证文书快速安全传送,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全国文书系统的建立,排除B项;节约人力物力与材料中限制女子、小童等信息不符,排除C项;严酷刑罚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

5.(2024·长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称帝的同时追封其父庄襄王“太上皇”,汉高祖仿秦尊太公“太上皇”,此后历代开国皇帝追封先父先祖成为惯例。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

A.强化新王朝统治的合法性

B.借助神权以稳定社会秩序

C.宣扬孝道以强化道德教化

D.团结皇族以避免权力纷争

[解析]根据材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称帝的同时追封其父庄襄王‘太上皇’,汉高祖仿秦尊太公‘太上皇’,此后历代开国皇帝追封先父先祖成为惯例”可知,秦始皇和汉高祖追封先父先祖的做法成为历代开国皇帝的惯例,这一做法使得“家人父子”的亲亲之礼向“朝廷君臣”的尊尊之礼转化,由此强化新建立王朝统治的合法性,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借助人伦稳定社会秩序,排除B项;强化道德教化是服务于现实统治需要,并非主要目的,排除C项;“团结皇族以避免权力纷争”,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6.如表呈现了我国古代散骑与中常侍职权的演变。该变化过程反映了(A)

时期

职权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