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及答案1套.doc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及答案1套.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及答案1套

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总分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kuàngqiěyùliàojuésèhùnluàn

jǐnzhāngtíshìzhùwēijiéshí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扭头(liǔniǔ)塞住(sāisài)纸屑(xièxuè)

祈祷(qíqǐ)倔强(qiángjiàng)一声不吭(kēngháng)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豪(______)预(______)狠(______)练(______)薯(______)

毫(______)顶(______)恨(______)炼(______)署(______)

四、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若(___)若(___)山(___)地(___)(___)天(___)地

(___)无声(___)低(___)细(___)窃窃(___)(___)

五、选词填空。

商量商讨镇静平静

1.人大代表各抒己见,共同(________)国家大事。

2.我俩意见一致,完全出于巧合,事先并没有(________)过。

3.别看他表面(________),实际上如坐针毡,急得不得了。

4.(________)无波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在月光下闪着灵动的光华。

六、句子天地。

1.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伟大的母鸡妈妈值得赞扬。(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屏息凝视,一连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月的桃花,是春天的明镜。(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阵风吹来,田里的麦苗都晃动起来。(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文直通车。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______。这首诗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____的感觉。这首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了“当局者迷”这个道理。学了这首诗,我得到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暮江吟》为我们描述了两幅自然界的画面,一幅是____________,另一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片段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根据意思在选文中找词语

(1)好像在思考着什么。(________)

(2)远大的志向(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1)“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崛起”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魏校长提出“你们为什么而读书”的问题,周恩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由此可见,周恩来是一个___________的少年。

4.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胡珍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90后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