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朝花夕拾》感悟与启示.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朝花夕拾》感悟与启示

读《朝花夕拾》感悟与启示1

鲁迅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读到他的〔文章〕,却是在课本

里,课文叫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散文〕集《朝花夕拾》

中的一篇文章。鲁迅在我的心目中,始终以来都是高不行攀的偶像,

加上他是“家喻户晓”的世界上都出名气的大作家,更是有点恐惊,

不敢轻易读他的书。怕读不懂,自己太俗了。但自从读过鲁迅那《闰

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下子,好像把我和偶像的距离拉近

了。朴实的文笔,细腻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一位和气慈爱,平易近

人的爷爷交谈。

首次捧起鲁迅的《朝花夕拾》,从名目,细细品读下去。鲁迅

的文笔绵密细腻、真挚感人,如同小桥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实地纪

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受,追忆那些难以忘记的

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

初的生活风俗画面。

鲁迅与闰土的童年,可以说是人间比地狱。由于是当时社会的

黑暗,政治的腐朽,使得平民老百姓的孩子从小就要受苦受难。而鲁

迅正家境不错,所以过上了相对比较美好的生活,但却不及闰土的生

活有乡土乐趣。而今,我们生活的21世纪。再与鲁迅的生活相比,

可谓是天上人间啊!生活条件好了,不用在下雪天受冻,有暖气;不用

在大热天流汗,有空调。可以吃到许多鲁迅哪个时候有的人一辈子也

无法吃到的东西。但想一想,比起《百草园》的生活,我们的生活真

第1页

是毫无乐趣可言啊!没有打量过麻雀,不知道什么是叫天子,何首乌

好像听说过……被恐吓到的〔神话〔故事〕〕终于是听到过几个,但

是却再也想不起来。至于雪天中的“拍人印”。更是连想都不敢想。

即使有纷飞的〔大雪〕,也是不敢“妄想”的。我们南方如今是难得

看到飘雪的。记得小时候,上海的某一年冬天,下过一场大雪,一场

有积雪的大雪。能想象得到当时出家门的时候,肯定是手上戴着手套,

头上顶着帽子,裹得严严实实的。那年,反抗不了上海的寒冷,生病

了,要去医院。却好像没有沾到半点雪。印象里是出租车窗外绿化带

上的一层雪。还有初次见到的雪花,只是不能碰,刚快遇到就被一旁

的大人拦下来。这是“不乖”的表现。回想起来,假如如今的我,仍

能想起当年的冰凉,哪怕是透过手套得来的湿嗒嗒的冰凉,或许也能

像鲁迅先生一样,成为落笔的资本。只是如今,倒宁愿遗忘那场雪了

呢,由于没有乐趣,只有被约束的难过!

与我们的生活相比,私塾里的生活,又或许要难受上很多倍。

能在百草园烂漫多年,或许是好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时

只能呆在书院里读书,会觉得多少的失落呢?其实,相对于以前的孩

子,我们已经是站在金字塔的较上方了,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思想

品质。有朦胧的思想,看着实事的动乱,体会着生活赐予我们的甘甜,

我们的生命里也有很多的活力。又相对于那个封建的年月,如今生活

是多么的宽松。可是,也不得不说,以孩子们当事人的目光来看,中

国的〔教育〕,仍旧让人欢乐不起来。我正接受,所谓更加“全面”

的教育但没有一点爱好,很累,很累。我不再能够体会,到底什么才

第2页

是我们的欢乐。

《朝花夕拾》的原名是叫做《旧事重提》,是对逝去岁月的回

忆,有真挚的情怀,有无奈的感伤。欢快的时候,我感到有沁人心脾

的馨香袭来;郁闷不乐的时候,我感到无名的孤独前来吞噬。这一切,

的确是能真实的感受得到的。

读《朝花夕拾》感悟与启示2

书中的十篇文章是鲁迅“想从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的作

品,题材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是鲁迅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忆写。

从这些描述中,呈现出鲁迅情感的另外一面:对于童年生活的珍爱,

对于坎坷人生的珍重,对于亲情友谊的珍视,对于乡土之情的珍惜,

它含蓄、自然、朴实的笔调背后布满温馨的柔情,蕴含着万千情思,

展现出一位有情有义的鲁迅形象,令人百读不厌。

我很喜爱其中的《阿长与〈山海经〉》,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

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形状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

如写她喜爱“切切察察”、喜爱“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

着写她懂得的很多“我听不耐烦”的法规。比方〔元旦〕、〔除夕〕吃

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终写了长妈妈“我”买《山海经》

的事,而且表达得很具体。

本文真实地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