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答案.docxVIP

202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厦门市2024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注意:试卷由选择题(满分48分)和非选择题(满分52分)组成,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学者研究,“殷”本义指病势沉重,卜辞中商人自称其国号为“商”“大邑商”“天邑商”,未见“殷”之称,以殷称商源自西周。据此研究,周人以殷称商()

A.推动了武王伐纣的成功B.有利于笼络殷商部族遗民

C.意在利用神权强化王权D.旨在塑造自身政权合法性

2.据载,两汉皇帝赐予“三老”丝帛三十余次,向地方长吏、孝悌、力田、贞妇等群体“赐帛”也很频繁。这反映出汉代()

A.着力发展纺织工艺B.中央集权体制空前强化

C.注重加强社会治理D.儒学正统地位重新确立

3.据统计,唐代宰相中,边疆各族成员占很大比例,仅鲜卑后裔和鲜卑化汉人就有30余位。这可以说明唐朝()

A.考试制度的严密性B.社会流动的频繁性

C.国家政权的包容性D.对外政策的开放性

4.两宋时期,福建祠堂门楣上多悬有“开闽传芳”“京兆传芳”“颍川衍派”“陇西衍派”等匾额,并传承至今。此类匾额()

“开闽传芳”匾额

A.促进了宗法制度的发展B.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C.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见证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5.乾隆时期,清廷大力开发滇铜黔铅,鼓铸大量优质铜钱,以致民间交易多有弃用白银而行用制钱的现象。清廷此举旨在()

A.减轻农民负担B.推进改土归流C.加强经济集权D.扭转外贸颓势

6.下表为洋务运动时期关于铁路兴修的两则言论,两者都()

直隶提督刘铭传

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厘捐、行旅者不可殚述,而于用兵一道尤为急不可缓之图。

户科给事中洪良品等

今修铁路,必先平治道涂,铲尽险阻,一旦海口有变,侥幸登陆,炮车所指,略无阻碍……虽有百利不能偿此一害。

A.主张自建铁路B.提倡学习西方C.呼吁挽回利权D.关注国家安全

7.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知识界爆发了一场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及社会史的论战。在论战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兴起。据此可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兴起()

A.服务于救亡图存的民族伟业B.以研究中国社会性质为宗旨

C.建立在深厚的学理基础之上D.为国民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持

8.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内迁了大量学校,还根据需要增设学校,并通过贷金制、公费制保障学生就学,教育经费支出仅次于军费。这些措施()

A.着眼于基础教育的普及B.服务于民族统一战线

C.旨在重构教育地域布局D.有利于战后国家重建

9.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部分群众运动。由此可见,群众运动()

年份

名称

年份

名称

1949

扫毒禁娼运动

1950~1953

扫除文盲运动

1950~1952

镇反肃反运动

1951

增产节约运动

1950~1952

土地改革运动

1951~1952

三反五反运动

1950~1953

抗美援朝运动

1953~1956

三大改造运动

A.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B.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基层组织的完善D.彰显出治国理政方式的转变

10.1978~1982年,中国引进“外智”的主要对象,经历了从深谙现代企业管理的专家到精通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专家、从社会主义阵营的学者到西方学者的变化。这说明中国()

A.摆脱了原有经济理论束缚B.经济体制改革转向城市

C.现代化探索不断走向深入D.形成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11.如图为《人民画报》不同时期的三幅封面图,这反映出我国()

1961年特刊1982年第2期2004年第9期

图1图2图3

A.体育强国目标得以实现B.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

C.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D.改革开放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12.苏美尔文学作品《绵羊与小麦的争论》写道:“谷物更伟大……拥有金银、牛羊的人,都会坐在拥有谷物的人的门口,在那里过日子。”类似的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考研数学辅导,写作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可承接策划案,推广方案指导。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