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疫病的识别及防治课件讲解.pptx

大豆疫病的识别及防治课件讲解.ppt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豆疫病的识别及防治《大豆种子生产技术》

教学目标1.掌握大豆疫病发病症状、发生规律;2.学会大豆疫病的防治方法。

大豆疫病菌是典型的土传病害,大豆上的毁灭性病害,所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在感病品种上可造成损25%-50%以上,个别高感品种损失可达100%,被害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该病是我国对外检疫性一类有害生物。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危害植株的根、茎、叶及豆荚,可引起根腐、茎腐、植株矮化、枯萎和死亡等症状。病种子播种后引起种子和幼芽出土前腐烂或出土后幼苗发生猝倒。成株期发病往往表现为植株叶片由下而上萎蔫发黄,植株逐渐枯萎死亡。豆荚受害多从基部发生,呈水渍状,逐渐扩展到整个豆荚,最后整个豆荚变褐干枯。一、发病症状

二、发病规律病原为大豆疫霉,属于卵菌。为典型的土传病害。病菌以菌丝体和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或混在种子中的土壤中越冬,成为一年的初侵染源。豆粒种皮、胚和子叶也可带菌成为病菌远距离传播的重要载体。土壤中或病残体上的卵孢子可存活多年,卵孢子经30天休眠才萌发。低温多湿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发病,土壤粘重或重茬地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因大豆疫病是通过种子及种子上所带的土壤传播的,所以不要从疫区引种。2、农业防治选用抗耐病品种,避免种植在低洼、排水不良或重黏的土地上,加强耕作,防止土壤板结,提高水的渗透性,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长时间浸泡,实行轮作换茬,在发病田采用抗耐病品种进行4年以上轮作,严重地区可改种水田。

三、防治方法3、种子处理用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按种量的0.3%到0.4%拌种,随拌随种。4、化学防治必要时可选用25%的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恶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霜脲氢·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9%烯酰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900倍液等喷洒或浇灌防治。

谢谢观看Thankyouforwatching

文档评论(0)

vermonth155-2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ppt课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613506700006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