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
2023学年丽水市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考生须知:
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
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儒家学说的重点。在儒家看来,人与人的关系应当是亲善而仁爱的。儒家的核心观念是“仁”。何谓“仁”?樊迟问仁,孔子曰:“爱人。”“爱人”就是真诚无私地关心和爱护他人。人之所以为人,不在于人有身体、有生命,而在于人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在于人应当自觉遵守行为规范。行为规范,就是所谓的“礼”。儒家并不认为一个人天生就是人,只有当一个人知道什么该做,并且切实做到为其所当为、行其所当行的时候,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儒家把这一过程称为“成人”。
道家也讲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儒家强调人应当做什么不同,道家强调人不该做什么。不做什么,即“无为”。但道家所讲的“无为”,并不是简单地不做事,而是不做不该做的事。所以,严格意义上讲,“无为”不是两个字,而是三个字,是“为无为”。老子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又说:“为无为,则无不治。”“为无为,事无事”的意思,不是没有作为,也不是没有做事,而是做了一个“无为”,做了一个“无事”。“无为”也是一种“为”。所以,?“无为”不是消极意义上的不做事,而是积极意义上的不做事,是不做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甚至比做该做的事更为艰难。
道家甚至不反对“为”,道家反对的是“争”。道家崇尚的最高的人格境界是“为而不争”。老子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为而不争”与“利而不害”是连成一片的。“利而不害”是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原则。“为而不争”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原则,而这两个基本原则,都源自老子对于水的感悟。???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老子看来,水有两个基本特性:一是“利万物”,水是生命之源,水给一切生物带来生机;二是“不争”,水总是向低处流,不与任何事物相争。水的第一个特性,使人感悟到,人应当向水学习,利万物而不是害他物,这就是“利而不害”的原则,是“天之道”,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最高法则。水的第二个特性,使人感悟到,人应当向水学习,不争抢,不能将别人所拥有的,通过强力、抢夺而据为己有,这就是“为而不争”的原则,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原则。
在老子看来,一个人做到了“为而不争”,就是一个“圣人”。“为而不争”是“圣人之道”,能以“圣人之道”立身,即是“圣人”。“上善若水”,最高的善像水一样。“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因其利万物而又不争,“故几于道”。人们学道、遵道、守道,而道不可见,水则“几于道”,最接近于道,所以,人们以道为法,应当以水为法。以水为法,就应当“利而不害”,就应当“为而不争”。
有人说,道家反对争,不利于社会发展。道家反对的是“争”,而不是“竞”。“竞”“争”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竞”是齐头并进,是你好,我也希望通过努力像你一样好,所以,“就”也是“为”;而“争”则是争抢、争夺,是通过强力将别人的据为己有,是通过损害他人、打击他人,而谋求自己的私利,是把他人当成自己的障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不择手段。道家提倡“为而不争”,道家并不反对“竞”。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代人可以从道家哲学中获得丰富的思想智慧。
?(摘编自罗安宪《道家哲学的现代意义》)
材料二:
对自己的欲望,道家主张不可恣意,而要有所节制。这包括通过对外在知识追求的限制、管理权力的内收、名利欲望的节制等方法的修炼,以达到应接他人时自己内心安宁与祥和的境界。老子指出“圣人为腹不为目”,是说饮食上保障自己吃饱喝足即可,不必花样繁多,不能奢侈浪费。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的意思并不是反对人们对知识的追求,而是反对仅仅追求知识,不知追求生命自身,不知道保护生命、保全天性。???
自我节制的结果是对他者的宽容。《老子》讲“和光同尘”,《庄子》讲“宽容于物,不削于人”,是说在人世中,需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另一个与自己不同的他者,对他人不斤斤计较。但这并不是说道家主张无原则的原谅。老庄也有自己的坚守,只是在他们看来,人性是贵“真”的,人性是真诚的。因此,一个宽容社会的形成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所有人因循自我心灵的彰显,才会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当今社会有些人由于戾气太重而在处理事务时容易冲动,欲望的张扬对个人人性造成伤害的同时,也破坏了社会价值。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异己的存在是一个重要原因。以老庄之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学年佛山市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学年佛山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学年浙江丽水市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5月大连市高三语文高考二模测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5月河池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测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佛山市三水区-南海区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广州市部分校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合肥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调研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皖北五校高三语文5月第二次模拟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学年佛山市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3学年佛山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3学年湖南省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3学年浙江丽水市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