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专题(含答案).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断句专题(含答案)

一、明确目标: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分值3分。检查阅读文言文能力。

二、断句方法

断句步骤: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

范围,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一)温故: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②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③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④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二)归纳方法

第一:通文意,分层次。

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

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

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

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第二:标名(代)词,定主宾。

在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名词

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

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

“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

例1: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

例2: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第三:看虚词,找位置。(因为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他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

1、语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2、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

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3、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

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4、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

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5、对话标志的词语,如:曰、云、言,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

6、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

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

例4: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

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例5: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

第四:用语法,辩句式。

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

不亦…乎、何…为、安…哉(也)、孰与……乎、岂…哉等,是典型的反问句式;为…所…、受……于……等,

是典型的被动句式。固定结构:如…何,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

孰若……。

第五:明修辞,巧判断。

对偶、排比、顶真、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短句时可以利用。如顶真句“子

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有有孙”。如对偶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例如5:1、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例7: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

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