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乳糖酸红霉素的临床应用
乳糖酸红霉素抗菌机制解析
乳糖酸红霉素临床应用范围概述
乳糖酸红霉素主要不良反应盘点
乳糖酸红霉素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乳糖酸红霉素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乳糖酸红霉素对肝肾功能的潜在影响
乳糖酸红霉素药物剂量调整探讨
乳糖酸红霉素在常规和特殊人群的疗效比较ContentsPage目录页
乳糖酸红霉素抗菌机制解析乳糖酸红霉素的临床应用
乳糖酸红霉素抗菌机制解析乳糖酸红霉素与核糖体结合1.乳糖酸红霉素能够与核糖体中的23SrRNA分子结合,干扰肽酰转移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2.乳糖酸红霉素主要与核糖体中的23SrRNA分子中的2058位腺嘌呤和2610位尿嘧啶结合,改变肽酰转移酶的构象,阻碍其与肽酰-tRNA和氨酰-tRNA结合,从而抑制肽键的形成。3.乳糖酸红霉素与核糖体的结合具有可逆性,当药物浓度降低时,其可以从核糖体上解离,蛋白质的合成可以恢复。乳糖酸红霉素对菌群的影响1.乳糖酸红霉素对革兰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则活性较弱,稳定的酸碱度不会影响其活性。2.乳糖酸红霉素治疗可导致胃肠道菌群失调,引发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3.乳糖酸红霉素联合其他抗生素使用时,可扩大抗菌谱,增强抗菌效果,但同时也会增加胃肠道反应和耐药菌株产生的风险。
乳糖酸红霉素抗菌机制解析1.乳糖酸红霉素口服后吸收迅速且完全,生物利用度高,可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和体液中,包括脑脊液、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2.乳糖酸红霉素主要在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具有抗菌活性,部分代谢产物可通过肾脏排泄。3.乳糖酸红霉素的半衰期约为8-12小时,其代谢产物半衰期更长,可达24小时以上。乳糖酸红霉素的耐药性1.乳糖酸红霉素耐药性主要通过两种机制介导:一种是甲基化酶介导的23SrRNA修饰,另一种是外排泵介导的药物外排。2.甲基化酶介导的23SrRNA修饰可阻止乳糖酸红霉素与核糖体的结合,从而降低其抗菌活性。3.外排泵介导的药物外排可将乳糖酸红霉素从细菌细胞中排出,从而降低其抗菌活性。乳糖酸红霉素的分布和代谢
乳糖酸红霉素抗菌机制解析1.乳糖酸红霉素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感染,包括肺炎、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等。2.乳糖酸红霉素联合其他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军团菌肺炎、百日咳、梅毒等感染。3.乳糖酸红霉素也可用于预防手术后感染和化疗期间的感染。乳糖酸红霉素的不良反应1.乳糖酸红霉素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如腹泻、恶心、呕吐等。2.乳糖酸红霉素可引起肝毒性,表现为黄疸、转氨酶升高等。3.乳糖酸红霉素可导致心律失常,如QT间期延长、室性心动过速等。乳糖酸红霉素的临床应用
乳糖酸红霉素临床应用范围概述乳糖酸红霉素的临床应用
乳糖酸红霉素临床应用范围概述乳糖酸红霉素的抗菌谱及药代动力学1.乳糖酸红霉素对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厌氧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弓形体等具有抗菌活性。2.乳糖酸红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为:口服吸收良好,分布广泛,可达肺、肝、肾、胆汁、脑脊液、前列腺分泌物、唾液、脂肪组织及胎盘;在肝脏代谢,主要经肾脏排泄,小部分经胆汁排泄。乳糖酸红霉素的临床应用1.乳糖酸红霉素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耳鼻喉科感染、眼科感染、牙科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腹腔感染、化脓性脑膜炎、淋巴结炎、胆道感染、伤寒和副伤寒、军团菌肺炎、军团菌性热病、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弓形虫病等。2.乳糖酸红霉素还可用于治疗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唇疱疹、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疱疹性口炎、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等。3.乳糖酸红霉素可作为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替代药物,用于治疗对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过敏的患者。
乳糖酸红霉素主要不良反应盘点乳糖酸红霉素的临床应用
乳糖酸红霉素主要不良反应盘点药物过敏:1.发病率为0.1%~1%,为药物不良反应最常见表现,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药疹等,停药后皮疹常能消退,偶尔可见发热、关节痛、头痛等全身症状;严重者表现为血清病、剥脱性皮炎,甚至多脏器损害综合征。2.红霉素过敏性反应的主要药理机制是引起了红霉素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导致抗原-抗体反应的发生。红霉素过敏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抗体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3.停止使用红霉素,并对过敏反应进行对症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低血压或休克,则需要紧急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胃肠道反应:1.常见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胀、腹泻。尤其是在口服大剂量时,可引起胃肠道反应,主要是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