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分层练习)五年级道法下册 部编版.pdf

第七课: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分层练习)五年级道法下册 部编版.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分层练习)

教材分析

《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

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中的第一课。本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

华》以时间为脉络,精神为核心,呈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

族解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走过的艰难进程。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伟

大的民族精神。

第七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以屈辱与抗争为主线,通过《虎门

销烟》、《圆明园的诉说》和《甲午风云》三个话题,一方面引导学

生感受中华民族经历的灾难与屈辱,知道“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道理!另一方面,教材重点展现了林则徐等民

族英雄不屈的抗争精神,使学生懂得中华民族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光

荣传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英国向中国贩运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和发动侵

略战争的罪恶目的,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简单情况。

2.使学生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

国精神和民族正气,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

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3.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

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表等资料,表述观点的能力。

夯基练习

一、填空题

1.到了近代,清政府腐败无能,抱残守缺,实行“()”的

政策,国家逐渐走向衰败,面对外国列强的侵略,陷入落后挨打的境

地。但英勇的中华儿女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抗争。

2.面对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一些有见识的清朝官员主张(

)要求严惩贩卖和吸食鸦片的人,抵制鸦片的输入,其中态度最

坚决的是()。

3.走私鸦片受到中国抵制,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1840年6月,

()战争正式爆发。

4.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告终。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

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要求将中国的()割

让给英国。

5.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领土主权的()遭到破

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1997年7月1日零时整,()回到祖国怀抱,英国在()

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7.鸦片战争以后,为扩大在华利益,()和()

联合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选择题

1.近代以来清朝逐渐走向衰败,英国却发展成为工业强国。为了掠夺

中国的财富,英国向中国走私和倾销(),企图借此打开中国

的大门。

A.纺织品

B.鸦片

C.工业品

2.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亲自指挥销毁没收的鸦片是在(

)。

A.虎门

B.厦门

C.泉州

3.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的赔款是()银元。

A.1100万

B.2100万

C.3100万

4.香港回归的喜悦写在每个中国人的脸上,多年的梦想终于成为现

实。香港回归之日是()。

A.1987年7月1日

B.1997年7月1日

C.2007年7月1日

5.下列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6.圆明园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毁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7.下列图片与甲午海战有关的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7****29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16111057000017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