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7-2《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ppt

高中历史-7-2《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

远眺从宏观上了解西递、宏村,了解它的选址、村落布局的特点,感受它的科学价值。

占形望势觅宝地占形望势觅宝地

占形望势觅宝地占形望势觅宝地

穿村过户有清泉穿村过户有清泉

【讨论】宏村人工水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称为“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的结合”。它的科学价值何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诗意?体现了古人怎样的指导思想?

人自然文化天人合一【认识】

近看感受徽派建筑艺术的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建之精,感受它的艺术价值。

粉墙青瓦马头墙粉墙青瓦马头墙

精湛三雕砖木石精湛三雕砖木石

纵观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西递、宏村大兴土木,基本形成目前的风貌主要在哪一时期?主要的经费来源是什么?为什么皖南古民居的建筑装饰富有浓郁的文化色彩?

【历史探究】材料一:徽州的地理环境是“七山二水一分田”。材料二:“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是明清时期徽州的一句俗语,指徽州男子十三四岁就得外出去当学徒做生意了。材料三:“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材料四:自古以来,徽州名人辈出,据统计,自宋朝至清末,徽州籍进士累计近2000人,“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之类的佳话并不少见。请思考:1、根据材料一,在封建社会,商人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那徽州人为什么还把经商作为主业呢?2、根据材料二、三,你认为徽州人从事商业,是不是心甘情愿?那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实现人生梦想的途径是什么呢?3、根据以上四则材料,归纳徽州人读书、经商、做官三者之间的关系。4、徽商和皖南古民居浓郁的文化色彩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读书经商做官儒商资助学而优则仕激励庇护官商结合

人自然文化天人合一贾而好儒协调一致【认识】

透视细细品味皖南古民居的每一个细节,感受它深厚的文化内涵,感受它的历史价值。

【猜一猜想一想】透过天井、木雕、楹联看徽商,细细品味徽派建筑艺术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徽州民居中,整个屋顶的屋瓦以靠天井的一边最低,瓦沿的四周有类似水槽的设计,贴墙直通地面上的下水道,使水不至于流到别人家里。

你知道这样的设计反映了徽商的一种什么观念吗?流风遗韵徽文化流风遗韵徽文化天井

流风遗韵徽文化流风遗韵徽文化这是西递村大夫第的一副门扇木雕“梅花冰裂图”,主人在建造时煞费苦心,你能体会到其中的深刻寓意吗?

流风遗韵徽文化流风遗韵徽文化西递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村中不乏饱学之士,为什么会让这样一副写“错”字的楹联悬挂了百余年。其间,究竟有什么奥秘?

远眺:从宏观上了解西递、宏村村落选址、布局的特点是(),体现了古人()的科学指导思想。近看:感受徽派建筑艺术的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建之精。徽派建筑的显著特征是(),徽州“三雕”是指()。纵观:探究皖南古村落的经济文化源头。西递、宏村大兴土木,基本形成目前的风貌主要在()时期,主要的经费来源是()。透视:细细品味皖南古民居的每一个细节,体味徽商和徽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文化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依山傍水天人合一粉墙青瓦马头墙砖雕木雕石雕明清徽商经营所得【回顾总结】贾而好儒协调一致

2000年11月,西递、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递、宏村为什么能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展示了人与大自然和谐一体的人居环境。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

有人说,建筑是浓缩的历史和文化,是凝固的音乐。西递和宏村浓缩了徽商鼎盛时期的那段历史,凝结了徽州古老而优秀的文化,因此成为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绝唱。西递、宏村堪称一部“活着的历史”,有人说:要了解皇家生活,请到北京去;要体味民间生活,请到徽州来。

展望:以史为鉴保护第一开发第二

谢谢

文档评论(0)

150****51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