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二调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doc

【完整版】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二调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NUMPAGES

1.老子是一个史官,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从?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判断,?老子?第三章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主张的合理解释是

A.老子反对下层平民问的斗争B.老子反对早子的“尚贤〞

C.老子主张奴隶社会的“亲亲〞D.老子反对世袭为官制度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材料未表达;墨子是战国时期人物,B时间不符;老子“不尚贤,使民不争〞意思是说不提倡详细的贤能德行,才会防止民众效仿形式而争夺贤名,人们才会各安其分,以利于选拔真正的贤能。结合老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思想主张,老子代表的是奴隶贵族利益,故C项正确;D是对材料的误读。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2.汉代长安东西两市规模比后世更大,商贾多居住于市内,唐朝的市逐步变成单纯的营业区,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了。这主要反映了

A.坊市制度逐渐被打破B.坊市构造的变迁

C.抑商政策逐渐在加强D.市场监管的加强

【答案】B

【解析】此题考察汉唐时期城市商业的开展。材料反映汉朝长安东、西市中商业区与商人居住区混杂,唐朝的市变成单纯的营业区,出现了坊市的别离。上述情况反映了随着封建城市的开展,国家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坊市构造出现了变迁,表达了封建社会的繁荣,B项正确。宋朝坊市制度逐渐被打破,A错误;C、D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所以选B

3.唐朝科举考试中,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其考生有两个来源,即生徒和乡贡。“生徒〞是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官办学校〕送往尚书省的应试者,“乡贡〞是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的应试者。由此可知唐朝

A.注重考试资格的公平性B.成认私立教育的合法性

C.排除恩荫入仕的可能性D.堵塞了门阀入仕的途径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察学生分析材料的才能。材料中介绍了中国唐代的科举制的两种生源:生徒和乡贡。这两种生源代表了国家教育和私立教育,他们可以参加科举说明了政府对他们的认可,所以此题选择B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表达;C选项说法错误,这是关陇门阀照旧把持着选官用官的主动性;D选项说法错误,科举制有利于选官的公平。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名师点睛】关陇集团是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或称为六盘山)周围的门阀军事集团的总称,当时为了保障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的平安,在沿边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北部、内蒙古南部建立了六个军镇,合称六镇(武川镇就是其中之一)。这批军事贵族以武川镇军人为班底,定居关中,胡汉杂糅,文武合一,互相通婚,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大作用,史学界对它有一个固定的说法,叫做关陇贵族集团。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这个集团,其中,西魏、北周和唐朝的始祖都是柱国,而隋朝的始祖是大将军。

4.晋商曾经开拓了一条从福建武夷山经太原,出张家口至库伦〔今乌兰巴托〕再到俄罗斯恰克图,绵延清代200余年的外贸道路。这反映出晋商

A.迫使政府放弃该农抑商政策B.主要业务是经营对外贸易

C.具有逐利与进取的双重品格D.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察清代晋商的开展,开拓并经营一条从福建武夷山经太原,出张家口至库伦〔今乌兰巴托〕再到俄罗斯恰克图的对外贸易道路。A选项与史实不符,清政府并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选项错在“主要业务〞,晋商属于明清时期崛起的区域性商帮中的佼佼者,其主要业务是国内的商业贸易;近代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进程,因此D选项也不符合史实;C选项“逐利与进取的双重品格〞,较好的诠释了晋商作为商帮排除险阻开拓一条纵观中国主要省份的外贸道路的精神。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明清商业的开展?晋商

【名师点睛】中国古代商业经济开展的特点

〔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有城市、草市、夜市和晓市等。

〔2〕城市商业经济兴旺。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3〕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兴旺,并促使港口城市走向兴盛。

〔4〕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时形成了以银为主的货币流通制度。

〔5〕商人群体活泼,到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

〔6〕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5.1890年由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制铁企业,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还出口到日本、美国、泰国等地,被西方人视“中国觉悟〞的标志。“中国觉悟〞的主要含义应是

A.

文档评论(0)

159****733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