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龙纹的演变看中国历史的发展.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龙纹的演变看中国历史的发展

作者:鹿艳芬王姝

来源:《文物世界》2017年第4期

摘要:龙是中华民族最崇拜的图腾,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从反映在不同时期器物上的龙纹图案,体现出风格各异的造型特点。本文力图探究不同时代背景下龙纹的演变及其特点。

关键词:龙龙纹造型演变社会发展

龙,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伴随着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从古拙的彩陶,到雄浑的青铜器;从皇家精美绝伦的奇珍异宝,到民间百姓的家传宝物,龙的身影无处不在,并在各个历史阶段体现出风格各异的造型特点。关于龙文化的追溯,从反映在不同时期器物上的龙纹图案,即可看到它的变化和发展。

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灵异神物,乃万兽之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权威的图腾来崇拜。《尔雅翼》中记载:“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牛,角似鹿,眼似虾,耳似象,项似蛇,腹似蛇,鳞似鱼,爪似凤,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另一说法是:龙的“嘴像马,眼像蟹,须像羊,角像鹿,耳像牛,鬃像狮,鳞像鲤,身像蛇,爪像鹰。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龙能细能巨,能大能小,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能翻江倒海,兴云降雨,无所不能”。

不仅龙的形象说法不一,它的起源也并非唯一。对于龙的起源,一种说法是起源于鳄鱼。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45号墓发现了蚌壳塑龙图,距今约7000年,属仰韶文化时期。其形状具备鳄鱼的一些特征,如长吻,即嘴比较长,有带有肌肉的前肢后肢、四爪、长长的尾巴。另一种说法是起源于马。1970年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C”型玉龙,为距今约5000多年的红山文化遗物。龙头部分包括它的长鬃非常像奔腾的骏马。无论龙起源于什么,它都由一个具象的动物逐渐演化为一个抽象的神。由于龙在人们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使得它同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形成和文明时代的肇始紧密相联。

一、史前龙纹

据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龙是辽宁查海遗址出土,用红褐色石块堆砌的一条龙,长约19援7米,龙头部最宽处约2米,昂首张口、弯身弓背状,距今约8000年。而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的“C”型玉龙,是距今约5000多年的红山文化的遗物,现藏翁牛特旗博物馆。红山玉龙呈勾曲形,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并排两个鼻孔,颈上有长毛,尾部尖收而上卷。龙背有对称的单孔。红山玉龙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圆润流利,生气勃勃。玉龙身上负载的神秘意味,更为它平添一层美感。虽然龙在史前时期已具有一定的神性,在造型上已近蛇形,看似张目昂首,形象生动,但工艺制作上却显得较为简单,体现出一种原始古朴、稚拙的风貌。

二、商周龙纹

商周时期的龙纹形象多出现于青铜器上,作为装饰纹样。而商代的玉雕龙呈卷曲状,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圆雕玉龙(图一),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龙的头部较大,张口露齿,眼睛呈微微凸起的“臣”字形,俗称“臣字眼”。因头顶饰有两个如同杏鲍菇状的龙角,也称“且形角”。龙身满饰各种几何纹,从颈脊到尾部有扉棱状凸起,显得沉稳威严,具有一定的神秘感。

西周时期的龙纹基本上延续了商代龙的造型,但较商代的龙更显生动活泼,纹饰的线条也较为自然流畅。龙身呈盘曲状,龙头较大,眼角线略显长且带钩,上唇作云头状卷曲,身上饰有卷云纹,尾端翘至龙口之中,极具生机和动感。

商周龙的造型继承了史前龙卷曲状的体态,但在龙首、龙尾及身躯等部位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但出现了龙角和扉棱状脊骨,而且龙身上还琢饰出各种几何纹,从而使人们心目中的神龙更富有文化与宗教的特殊意义。

三、春秋战国龙纹

春秋战国时期,龙纹作为日常器物的装饰已失去了昔日狞厉的神性特征,龙的吉祥寓意得以加强。这一时期龙的形象、纹饰和工艺体现出新颖独特的时代风格。在西周龙形的基础上向动感方向发展,龙的身躯加长并向多曲线延伸,呈“S”形或“W”形的总体形态特征,春秋晚期太原金胜村晋国赵卿墓出土的龙形玉佩(图二),现藏山西博物院。龙首较商周明显变小,龙角变成耳朵的模样,龙眼呈圆形或椭圆形,上唇长伸向体外并卷翘,下唇如钩,用谷纹、云纹装饰龙身,显得繁缛华丽,高贵而神奇。特别是龙张口瞪目、曲颈挺胸、有一种肢体腾跃的神气。这一时期经济迅速发展,龙纹也体现出一种勃勃生机,并呈现出强烈的气势和生命的韵律感。

四、汉代龙纹

汉高祖刘邦为西汉的开国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第一人。出于巩固封建制度的目的,龙纹被赋予“君权神授”、“真龙天子”等宗法观念,代表“帝德”和“天威”的龙纹便不准乱用。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5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