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古诗词鉴赏——对比阅读(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江苏专用).docx

专题十:古诗词鉴赏——对比阅读(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江苏专用).docx

  1.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十:古诗词鉴赏--对比阅读

1.(2021·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岑参的两首诗歌,完成赏析任务。

【甲】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乙】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两三家。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知背景】甲诗略。

乙诗:天宝元年(742)春,作者游梁园。这首怀古诗写于游园之后。

【析场景】甲诗前两句写出重阳之际,流落在外的诗人内心愁苦,勉强去登高赏菊,却无人送酒,无人相伴。

【绘画面】乙诗前两句

【赏写法】甲诗后两句

乙诗后两句

【答案】日暮时分,群鸦乱飞,叫声嘈杂;极目远眺,只有两三户人家。梁园一派萧条破败的景象。甲诗:运用联想,想象了故园菊花在沦陷的都城开放的场景,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对饱经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乙诗:运用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的手法,用庭院中春花盛开情景反衬诗人凭吊古人的伤痛之情。或运用拟人的手法,庭树不知道已人去楼空,春花依然盛开,衬托了诗人凭吊古人的伤痛之情。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1)乙诗前两句的意思是,夕阳已西下,梁园之中只有点点乱飞的乌鸦,叫声嘈杂,放眼望去满目的萧条,零零落落三两户人家。

这两句描画出两幅远景:仰望空中,晚照中乱鸦聒噪;平视前方,一片萧条,唯有三两处人家。当年园中各色飞禽不见了,宫观楼台也已荡然无存,只有乱飞的乌鸦的聒噪声,极目远眺,只有两三户人家,梁园一派萧条破败的景象。

(2)甲诗后两句,“遥怜故园菊”句开头一个“遥”字,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更见思乡之切。“应傍战场开”运用联想,想象故园菊花在沦陷的都城开放的景象。诗人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只是设想故园菊花“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乙诗后两句的意思是园中树木怎能知道,人已散尽失去了繁华,一年一度春风又吹过,依然开着昔日的鲜花。庭园中的树木,繁花满枝,春色不减当年。运用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的手法,用庭院中春花盛开情景反衬梁园极目萧条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凭吊古人的伤痛之情。

考生若回答运用拟人的手法,“不知”“还发”意为庭树不知道已人去楼空,春花依然盛开,衬托了诗人凭吊古人的伤痛之情。这样也是对的。

2.(2021·江苏南京·统考二模)读了法布尔和李商隐笔下的《蝉》后感受有何不同?从内容和写法角度分别说说。

[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①,徒劳恨费②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③梗犹泛④,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⑤,我亦举家清⑥。

(选自《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注】①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②费,徒然。③薄宦:官职卑微。④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用来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⑤警:提醒。⑥清,清贫。

【答案】内容上:同为写蝉,但蝉的特征却截然不同。法布尔笔下的蝉在地下“潜伏”四年钻出地面,以树汁为生,在阳光下歌唱只有五个星期,令人震撼;而本诗中的蝉因为栖身高枝之上故而难以饱腹,虽然悲鸣寄恨却无人同情,令人伤感。

写法上:法布尔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客观准确地介绍蝉的知识;李商隐则借物抒情,借蝉表达自己艰难的处境,抒写自己的哀告无门、受人冷落,四处漂泊、前途黯淡的生活身世,透露出诗人的失意与苍凉。

【详解】此题考查诗歌鉴赏以及名著内容。

从内容上来看,在法布尔笔下,蝉“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钻出地面以后以树汁为生,“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将蝉的一生浓缩成“四年的苦工”和“一月的享乐”进行对比,将蝉的幸福的“来之不易”和“转瞬即逝”进行对比,让读者不得不感叹蝉的坚毅,也令作者法布尔感到震撼。李商隐的《蝉》中“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意思是: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白费其声。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难饱”,由“难饱”而引出“声”来,但这样的鸣声是白费,是徒劳,因为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所以哀中又有“恨”,令人伤感。

从写法上来看,法布尔的《蝉》选自长篇生物学著作《昆虫记》,主要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客观准确地介绍了蝉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ien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