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株洲市中考语文真题写作话题解读与参考范文:以和为贵.docxVIP

2023年株洲市中考语文真题写作话题解读与参考范文:以和为贵.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株州:《以和为贵》

【原题呈现】

请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个作文。

题目1:以和为贵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地名。

题目2:如果__________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地名。

这是一道无任何提示的命题作文,准确的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审题常用抓住关键词的方法进行,关键词为“和”,“和”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源,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是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可以写和谐、合作、温和、合舟共济、和而不同、和为贵、天时地利人和等。

“以和为贵”出自《论语·学而》中的“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礼的作用,贵在能够和顺,使彼此都能融洽。告诉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以和平相处至上,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乃至国家,都应该如此,这是儒家倡导的道德实践的原则,也一直是中国人秉承的准则。

其次,要考虑写作的文体。针对本题,既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如果写记叙文,你可以选取日常生活中关于和谐生活的故事进行写作,为了出新,可以采用欲扬先抑的方法进行,比如一考生抓住老旧小区的停车难问题,先以争吵声打破宁静开篇,把读者带入情境中,并与后文的和谐场景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文章“以和为贵”主旨。

如果写议论文,常用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即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中间用两到三个段落进行分论,要从不同角度选取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再次深化中心论点。比如,中心论点为“和之美”,分论点可以为:人与人之间的“和”是一种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是一种美、国与国之间的“和”是一种美等。也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论述,说明秉持“和”的原则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而破坏“和”的氛围又有哪些后果,如“相将和”中廉颇前后的转变;结尾要总结全文,可以写明“和”对我们的影响之深远,来升华主题。

最后,如果写议论文,还需要注意论据的选择,要做到典型且新颖。关于“和”的例子非常多,如从古丝绸之路的开辟到如今“一带一路”方针的提出,体现国家间的合作共赢;“六尺巷”的故事体现邻里间和谐相处;诺贝尔和平奖的设立体现世界人民对于和平的向往。当然也可以选择生活中的小事来写“和”,如同学间的团结互助,竞争对手间的合作等,写小事要注意以小见大,要通过小例子显示出大道理。

以和为贵

常言说的好:“家和万事兴”,孔子在《论语·学而》中也曾说过:“礼之用,和为贵”,孔子在《孙子·九地》中有言:“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这些名言无一不在向大家传递这样一种信息:以和为贵,万物共荣。

和,是家道中兴、家运昌盛之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书有言:“大凡一家人家过日子,总得要和和气气”。由此言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我们的老祖先舜帝,相传出身贫寒的他,对虐待、迫害他的父亲、继母坚守孝道,对打击他的弟弟坚持团结。正因为他坚持以“和”治家,树立起了威望,使得他的家庭因和睦昌盛而闻名遐迩;周边的人纷纷效仿他以“和”待人,使得部落和睦。他自己也因为一个“和”字,被四方部落推荐继承了尧位,被后世尊称为中国“和”文化的始祖。由此可知,“和睦共处”对一个家庭的兴旺发达有多重要。

和,是笙磬同音、和气致祥之船。俗话说得好:“邻里好,赛金宝。”和谐的邻里关系万事得益。清朝宰相张英被称为处理邻里关系的典范。他的一句“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让张母明理、邻居惭愧,于是两家皆退舍三尺。“六尺巷”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美谈佳话。确实,退让三尺不会造成房屋结构的影响,但是这份谦让与宽容,却使邻里间和睦融洽,温情暖心。都说邻里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用六尺换一方和睦,岂不美哉?同样的故事还有“罗威饲犊”“板桥三尺让邻”等,这桩桩件件事情都告诉我们“和”之贵、“和”之需。

和,是兴国安邦、沉烽静柝之基。黄沙漫扬,驼铃婉转,黄昏下,迎亲的驼队,一路绵延至西北深处;白雪皑皑,危峰林立,阳光下布达拉宫闪烁着“汉藏融合”的光辉。汉元帝时期,宫女王昭君的自愿和亲,使得汉匈两族和平相处,安定了汉朝的局势,再创两族兴盛的文化交流。大唐盛世,文成、金城两位公主入藏,加强了大唐和吐蕃的和谐交往;唐太宗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在民族团结和谐上再创辉煌。是“和”加强了中原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友好交往,是“和”让国土稳固、政局安定、国家兴旺。试想一下,若是没有两朝当局者的“和”政策,汉还能长期地稳固边疆?唐还能将大唐文化顺畅地传入西藏,使唐文化更加绚丽多彩、繁荣不朽?不难发现,唯有团结合作,“尚和”才是发展正道。

“和”是万物共生的准则,大至天地万物,小至亲友近邻,远涉国际外交,近到待人接物,我们都无理由违背,也无力违背这纵横古今中外的箴言。愿我们在生活中多一分豁达与包容,少一分锱铢必较的狭隘!

点评:这是一篇议论性文章,首先做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3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